6位老师蹲点16个基层派出所1个月,收获了啥?

2021-09-16 16:00: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童童

四川在线记者 伍力

9月16日,一份10余万字的警情笔记摆在了四川警察学院副研究员张学勤的案头。不久前,按照四川省公安厅相关部门部署要求,包括张学勤在内的6名教师来到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16个派出所开展随岗锻炼。这份沉甸甸的警情笔记,就是老师们开展实践锻炼的最好例证。“作为警察学院的老师,到派出所接警出警还是第一次,这一个月确实收获满满。”张学勤感叹。

走下三尺讲台,直面各类警情,他们收获了什么?

“好几个‘第一次’。”英语老师刘书伶,大学毕业后就到警院教书。见到记者,刘书伶快人快语。“比如第一次见识到‘医托’,我才体会到基层民警的不易,也感受到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

在双流公安棠湖派出所报到的第一天,刘书伶就跟着民警谢汶锡和辅警赶往辖区内一个三甲医院。“刘老师,咱们辖区内有三个三甲医院,因此医患纠纷已成辖区的特色警情,我们现在去处理的就是一起‘医托’纠纷。”刘书伶回忆,谢汶锡是自己曾经的学生,入警一年多,“当时他在警车上向我介绍情况,我才注意到这个小伙子已经冒出了白头发。”

到达现场后,民警找到了报案人陈女士。原来,陈女士曾被“医托”骗过,因此分外警觉,这次发现以后第一时间选择报警。了解完情况之后,民警将陈女士指认的一位“医托”带回派出所,耐心开展劝诫。“事实上,民警在处理‘医托’时往往面临固定证据困难。而对医院监管是属于卫建部门的职能,是否应该建立公安机关与卫建部门的联动机制来应对此问题?”刘书伶谈到了自己的思考体会。

民族学专业的博士生巨晶,则向记者回忆了自己第一次直面冲突现场的情景。

在菜市场,一位使用假币的中年妇女被众人当场揭穿。巨晶老师随民警抵达现场后开展处理,妇女坚持自己并不知情,并开始撒泼耍赖。见劝说无果,民警决定将该妇女强制带离。“没想到看似干枯瘦小的妇女力气挺大,双脚腾空跳起乱踢,两人一左一右险些拉不住她。”巨晶边说边比划。另一位民警立刻果断出手,准备对该妇女采取强制措施,同时民警也亮出底牌:“你这不是第一次了,我们早都盯了你很久,情况都掌握了!”听到这话,女子最终选择配合民警接受调查。后来,巨晶与派出所民警一起策划了一场防范假币宣传活动。

在张学勤看来,这些“第一次”的出警体验,证明了实战是最好的课堂。“在实战中,我们意识到理论和实战之间的差距,意识到我们的大学课堂存在着不够鲜活、不够挑战的不足。这迫切需要我们公安院校教师,走到广阔的实战课堂上,为学生们带来最为鲜活的案例,真正做到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服务公安实战的过程中。”张学勤说。

张学勤特别注意到,大量民事纠纷几乎占据了派出所警情的80%以上。“劳务纠纷、情感纠纷都会找到民警。这说明了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分量,但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科学实现警情分流,让一线警力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如何形成多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将服务工作前置,实现主动介入、提前化解?”张学勤坦言,这次实践为自己提供了许多课题。

瞄准“最强实战”发力,四川公安行动不止于此。除了此次校警合作,近年来四川公安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部署要求,稳步推进实战化训练改革,率先创立以省公安厅为统筹、多点多极布局的战训合一新模式,初步实现屯警、练警、用警三位一体的实战练兵格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