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疫苗接种舱、降低碳排放……数字化技术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大?

2021-09-17 19:58: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文 郝飞/图

“接种疫苗是为了防治传染,但是我们去接种疫苗的路上和到接种疫苗的场所,又有那么多人,如何在接种过程中减少传染?”9月17日,在第十八届西博会主体活动之一——中欧数字经济与时代发展高峰论坛上,赛诺菲巴斯德大中华区负责人张和平抛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答案藏在数字技术中。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网上购物、扫码支付无人驾驶……数字技术还有哪些想象空间?中小型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当天,中欧知名企业和机构负责人,就此展开探讨。

数字技术向公共卫生和绿色发展领域延伸

“你只要往那儿一坐,胳膊一放,接种疫苗就自动完成了。”会议现场,张和平描述了这样一种奇妙的无人接种场景。

这样的设想并不遥远。赛诺菲巴斯德是赛诺菲集团的疫苗事业部,作为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企业之一,也是第一家在中国设立疫苗工厂的外资企业,该公司在疫苗研发生产使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张和平透露,今年第一代无人接种舱的实体机已经研制出来,最快在下个月开业的深圳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就将亮相,接下来还会推出第二代、第三代机器,通过无人疫苗接种舱,从网上预约、现场确认,到最后接种,都能实现无人化,从而避免交叉感染。

数字技术不仅能应用在疫苗接种中,还能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疫苗的研发、生产、运输和使用,数字化在全链条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和平说,通过构建公共卫生预警模型,还可以对城市的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提供一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他希望政府能够推动数字技术在疫苗接种方面的先行先试,行业能够跨界联手,助力健康中国。

数字技术还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论坛上,施奈德电气中国区副总裁王洁分享了公司参与的减排案例。“化工企业是高能耗企业,我们在疫情期间通过数字孪生和自动化技术,帮助一家大型化工企业降低碳排放5%,效益提升30%。”王洁说,疫情之下诸多企业陷入困境,要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但数字化手段可以提升企业的能效管理,降低碳排放。

思爱普全球高级副总裁、思爱普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也发现了类似现象。“我们观察发现,凡是在疫情之前做了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展现出一定的业务韧性,在疫情期间的经营业务还是非常好,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虚拟的生产流程,虚拟办公,继续推进业务。”

疫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也让数字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国际商会副秘书长张屹在论坛上分享了一组数据,根据近日《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大、占比高,美国数字经济继续蝉联世界第一,2020年规模达到13.6万亿美元,中国位居世界第二,规模为5.4万亿美元。数字技术正成为促进经济复苏、重塑竞争优势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力量。

中小企业谋求数字化转型要对症下药

“去年,欧洲的中小企业在数字化领域有一个非常好的增长。”欧盟中小企业中心运营总监贾子奇在论坛上透露,欧洲超过99.8%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目前欧洲很多国家都有全国性的平台来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小企业要实现全面数字化,仍然面临资金、信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瓶颈,缺乏整体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如何面对转型挑战?

“中小企业一定要务实。”李瑞成建议,企业要先找准自己的业务痛点再进行数字化转型。“大而全的转型蓝图对中小企业并不适用,也不要建自己的平台,要利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平台。因为没有团队支撑,没有资金投入。”

此外,他还强调,转型过程中要注意数据安全、财产安全和员工的个人隐私安全,要多想几步,从而让转型扎扎实实进行下去。

数字化转型没有通用方案。王洁认为,关键要对症下药、先软后硬、小步快跑。“很多企业有一个误区,认为购买一大堆设备,花很多钱,就能实现智能制造,但如果管理跟不上,流程跟不上,买了也发挥不了最大的效益。”她建议,企业要先在流程和管理上看有没有数字化的机会,再进行硬件投入。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研究机构、协会的合作,寻求政策支持。

发展数字经济还需要构建协同发展的生态圈。“中欧双方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各有所长,有很强的互补关系。”欧盟中国商会副主席王稚晟表示,数字化转型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希望双方的商会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发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