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背后的英雄|插秧机连线“北斗”:1个小时插满秧苗7亩田

2021-09-18 17:41: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昕

 

秋高气爽,巴蜀大地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在德阳,搭载“北斗”系统的插秧机播下的秧苗,即将化身沉甸甸的稻谷颗粒归仓;在内江,繁育大棚中的白乌鱼自由生长,等待游上国庆大假的餐桌;在广元,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结合,竹荪、银耳、羊肚菌长势喜人;在眉山,秋粮丰收在望,柑橘大县丹棱的“粮食保卫战”获胜在即……丰收的背后,藏着不同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力量,川观新闻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丰收背后的英雄’”,将它们从幕后请到台前,一览四川的丰收“新门道”。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文/图/视频

【英雄名片】

这款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操作者将秧苗放上插秧盘后,通过手持控制器定位工作区域,并根据插秧时间、田间状况设定好取秧量、栽插深度等参数后,它便能自行规划最优路线,利用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插秧。据实际测算,1小时最多能完成7亩田的插秧作业。

【一线探访】

 

9月18日下午,在位于广汉市连山镇的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里,大大小小的农用机械排列齐整。“已经完成了检修保养和下田试机,明天开始收割4000多亩水稻。”专合社理事长廖兴华说。

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230多台(套)农机,其中一台蓝白色的插秧机不起眼,却有些特别:作为这里唯一一台依托北斗系统的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它虽难以帮助提升产量,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眼下,它正“养精蓄锐”静待来年。

咋个工作?预先设定参数,田间“折返跑”自动插秧 

这台德阳首次引进的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今年5月14日,记者在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的一块水田边,现场见证了它的“首秀”。

乍看之下,行进在水田里的插秧机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然而仔细观察,却能发现驾驶座上并没有驾驶人员,只有一人站在上面监控插秧机工作情况。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插秧机忙碌而有序地在水田里“折返跑”,快速栽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

它究竟是咋工作的?当插秧机靠近田边时,记者连忙上前一探究竟。

“看见上面三根‘天线’没有?秘密就在那里。”来到现场的农机经销商林世友介绍,这台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辅助进行田间定位、导航。

插秧机操作手、廖兴华之子廖成勇将田边的秧苗放上插秧盘后,通过一个类似掌上电脑的手持控制器定位工作区域,并根据插秧时间、田间状况设定好取秧量、栽插深度等参数后,它便能自行规划最优路线,利用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插秧作业。

记者注意到,由于田块并不规整,插秧机栽插过程中,在四周留下了一些空地。“所以还需要人工栽插补上吗?”“没必要,插秧机可以从自动模式切换到人工模式,操作人员根据空地形状、大小,操纵插秧机继续进行机器插秧。”廖兴华解释道。

有多勤快?一小时插秧7亩,误差不超过2.5厘米 

插秧机在水田里走过的地方,都整齐地栽上了嫩绿的秧苗,显得生机勃勃。秧苗与秧苗之间间距一致,每一行秧苗近乎平行,令“强迫症”患者感到极度舒适。

这样的视觉感受,来自插秧机的精准控制。机身上的一块铭牌显示,其行驶、栽插的误差都控制在2.5厘米之内。

对于使用者尤其是当地种粮户而言,这台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更是极大提高了效率。“我从事农机经营服务十多年,过去主要采用手扶式和乘坐式插秧机。”廖兴华说,人力插秧,1个人1天最多完成1亩;借助手扶式插秧机,效率可以提高到1天10亩;而采用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1小时最多就能完成7亩田的插秧作业。

此外,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还解放了劳动力,极大减轻了农机手的工作强度,实现了作业程序化、标准化,插秧质量更稳定。连山镇种粮户黄晓凤今年就用了这台机器插秧,她对这台机器连连称赞:“以前插秧的时候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插秧,一个当驾驶员。现在有了这台插秧机,我们就不需要驾驶员,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引进这台插秧机,主要是为未来做准备,我们相信智慧农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廖兴华说,今年,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服务面积还不到300亩,主要针对经过土地调形、面积较大的耕地。“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种粮户选择这种效率更高的插秧机。”

  数据对比

廖兴华说,水稻产量主要由田间管理和气候条件决定,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重在提升效率。人力插秧,1个人1天最多1亩;手扶式插秧机,效率可以达到1天10亩;而采用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1小时最多完成7亩田的插秧作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