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背后的英雄⑥】稻田里头养鱼,价格翻了番

2021-09-21 20:14: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余义勇

开栏语


秋高气爽,巴蜀大地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在德阳,搭载“北斗”系统的插秧机播下的秧苗,即将化身沉甸甸的稻谷颗粒归仓;在内江,繁育大棚中的白乌鱼自由生长,等待游上国庆大假的餐桌;在广元,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结合,竹荪、银耳、羊肚菌长势喜人;在眉山,秋粮丰收在望,柑橘大县丹棱的“粮食保卫战”获胜在即……


丰收的背后,藏着不同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力量,四川在线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丰收背后的英雄”,将它们从幕后请到台前,一览四川的丰收“新门道”。

钟旭娟 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菱 泸州观察 魏杰


【英雄名片】


泸州市古蔺县观文镇民乐村于2018年开启鱼稻共生种养新模式。鱼儿为水稻翻松泥土、提供天然肥料,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可以给田鱼提供食物。这种模式利用鱼和水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关系,实现了化肥农药零投放。

【丰收数据】


村民任利说,以前的谷子卖一块五一斤,现在的谷子卖到了两块七八,价格直接翻了一倍。稻田鱼更是供不应求。“我们只要把谷子种好,把稻田鱼养好,就不愁卖不出去,因为村里面要给我们包收购。”


 观文镇民乐村鱼稻共生种养基地

【一线探访】

田成方、渠密布,小河流水稻花香。

初秋时节,泸州市古蔺县观文镇民乐村鱼稻共生种养基地满是金色稻田。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预示又是一个丰收年。

“以前谷子才卖1块多钱1斤,现在直接翻了一倍!”捞起袖子,卷起裤腿,民乐村村民任利走进稻田,打起最后一批水稻。一旁,三四个精壮小伙,从稻田里头捞起了一条肥鱼。

“鱼稻共生”,是任利口中,让谷子价格翻番的“法宝”。自2018年民乐村开启鱼稻共生项目以来,水稻提质了,水产增收了,村民们一水多用,一田双收。


民乐村农户们在稻田里头捞鱼

米大鱼肥

鱼稻共生让农户有了双收入

9月19日一大早,观文镇民乐村党支部书记马学强拿上常戴的草帽出了门。沿着村里的公路逛了一圈后,又转身迈进稻田间的土泥巴路。

“难得比较空闲,就特意来看看稻田、鱼儿的情况。”马学强说,今年收成格外好,谷子颗粒饱满,预计每亩能收800至1000斤稻谷。

在民乐村,有100余亩这样的鱼稻共生田地。鱼儿在水稻田里游,可以给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可以给田鱼提供食物。正是因为这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化肥农药零投放,所产稻谷售价是普通稻谷的2倍左右,鱼儿的肉质也更加鲜美。


农户们正忙着收割最后一批水稻

将鱼稻共生这种新模式引进民乐村,在马学强看来,是偶然,也是必然。

“以前村里收成一般,谷子也卖不起价,我就一直想要创新,寻找新技术新模式,给乡亲们增收。”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学强在网上看到了关于鱼稻共生的案例,心中燃起了“火苗”。

“这不就和我们村的条件类似吗?我们也可以试一下撒!”抱着这样的想法,马学强“啃”了鱼稻共生的很多资料,请教了多个专家,流转了30亩田地,开始了“试验”。

“鱼稻共生对稻田的要求高,稻田要选择水源方便且无污染、排放水方便的稻田,以便后期管理。还要加高加固田埂,提高稻田水位,防止漫水跑鱼的情况,并在稻田里修建鱼道,鱼道的深度也有讲究。为让稻田鱼在高温天气下不缺氧,一亩稻田,只能养50至80尾鱼……”说起鱼稻共生的“讲究”,马学强滔滔不绝起来。

第一年,村里的30亩鱼稻共生“试验田”取得成功。水稻长得好的田地,每亩能打出800多斤的谷子。看着收成变好,当地村民纷纷加入,民乐村的鱼稻共生产业面积从30亩,迅速发展到100余亩。预计今年谷子产量可达近10万斤。


马学强在稻田里

合作社+公司+农户

鱼米不愁卖 最远卖到了广东

“别看现在大家很认可,第一年的时候,我可是碰了一鼻子灰。”马学强打趣说。

原来,鱼稻共生这种新模式,并不是一开始就受人待见。马学强回忆,在流转一处农家田时,对方“要价”很高,并且只愿意签三年的合同,“大家怕鱼、稻两手抓,到头来一个都没养活,白忙活一场,因此愿意加入的人很少。”

但这都是以前的事了。如今,全村有近30户通过自己种植、流转土地等形式,参与到鱼稻共生养殖模式当中。同时,鱼稻共生基地里还有十余个村民在此就近务工,每天能有100至120元的收入。


鱼稻共生种植出来的水稻

产量、品质上来了,如何让谷子和鱼儿不愁卖?在马学强的带领下,民乐村迅速成立乌邦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认种+认养+包收”模式,让农户的收益有了保障。如今,农户把谷子晒好后,便有公司定点来收,民乐村的大米,已经最远卖到了广州。“稻田鱼更是不愁卖的。今年预计要卖到近30块一斤。”马学强说。

田还是那块田,变的是种田的理念。为了让当地的鱼、米卖的更远,叫得更响,民乐村特意注册了“乌邦坝”商标,目前还在审批当中。

据了解到,2015年起,观文镇开始实施金土地工程,格田整理便是任务之一。通过重新规划田地面积、加固田坎、建沟渠等措施,规整稻田,提高土地使用率。也正是这些举措,为民乐村发展鱼稻共生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2015年起,观文镇开始格田整理

“下一步,准备把民乐村这种鱼稻共生新模式在全镇有条件的村落推广、铺开,为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观文镇镇长徐采介绍。近年来,古蔺县观文镇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发展丫杈猪、稻田养鱼、脆红李、中药材等绿色农业经济,推进“一村一品”可持续发展,拓宽销售渠道,为老乡们种下希望的“种子”。


鸟瞰民乐村

(图片、视频:钟旭娟 姚茂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