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非遗里的阿坝,在这里邂逅藏羌风华的古韵新景

2021-09-28 20:56:1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特派记者 边钰 摄影 向宇 华小锋 九寨沟报道

一场生动的、热烈的非遗风情跃然于眼。这里,回族花灯舞、阿坝锅庄、羌族羊皮鼓舞热情舞动;身着藏、羌服饰的姑娘,向人们展示着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和羌绣。相距她们不远处,藏族弹唱、花儿吉纳、鹰笛声动人心。

9月28日,阿坝州文化和旅游主题展在九寨沟开幕。作为2021四川文化和旅游大会配套活动,展览充分利用鲁能美丽汇小镇的空间布局植入主题展览、九大品牌艺术装置,以科技化的手段,艺术化的表达,充分展示当地民族特色、非遗特色、自然美景和近年来的文旅发展动态。

拾级而上,首先映入视线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藏棋。两位身着民族服饰的人正围坐棋盘对弈,其棋子形态别致,完全不同于平时所见的圆形棋。王爱是汶川博物馆工作人员,负责这次展览的讲解工作。她介绍,藏、羌、回、汉多民族交融交汇在阿坝大地,这里风情独具、人文荟萃、节庆多彩。展览中的阿坝州“13县(市)+1特区”五大组团的板块,详细介绍了阿坝的文旅发展面貌。

除了自然资源和文旅政策简介,地域性极强的非遗亮相也是展览亮点之一,“超过1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在这里集中演出展示。”

比如,你能看见带着面具的说唱人,他们披着山羊皮做的假面,先说后唱,曲调活泼,粗狂豪放,“这是折嘎,是一种广泛流传于西藏地区及青海、四川等省的藏族聚居地区的说唱形式。表演时,折嘎说唱者,在说唱中会穿插一些简单的舞蹈,风趣幽默。”

除了这个,还有㑇舞。它是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王爱介绍,㑇舞是白马藏族民间的面具舞,有地方也称“池歌昼”“鬼面子”等。㑇舞源于白马人“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的原始时期,原本是白马藏族的祭祀性舞蹈。现场,观众可以看见,㑇舞舞者舞蹈组合以圈舞的点踏步、穿花的踮跳步为基本表现形式。

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笑靥如花,一首民歌《花儿纳吉》荡漾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王爱说,《花儿纳吉》是汶川县的羌族民歌,它有一个固定的唱腔,类似宋词中的曲牌名,人们可以根据曲调随意填词,唱出心中所思所想。

除了这些,现场还有碉楼营造技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和羌绣等精彩亮相。其中,以世界级非遗项目—藏族唐卡为设计元素的《大熊猫百图唐卡长卷也亮相展览,憨态可爱的熊猫,情态、动作各异,在自然原野嬉戏、打闹,展现出阿坝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