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四川省人民医院硬核力量

2021-10-14 20:49: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近日,电影《长津湖》热映,那些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长津湖畔的英勇故事,让无数观者泪奔,让亲历者感怀。

作为当年抗美援朝四川外科手术医疗队的一名外科医生,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学创始人、今年101岁的陈树德老主任感慨不已。

1953年1月18日(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第二个月),四川抗美援朝志愿外科手术队抵达北京,正式入编命名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工作委员会国际医防服务队12队”。医疗队以骨科和胸外科医师为主,队长由四川省人民医院时任院长兼外科主任、国家一级骨科专家谢锡瑹担任,副队长是四川医学院胸外科主治医师杨振华。队员有:党新民、陈树德(重庆宽仁医院外科医师,1954年调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工作)、肖庆叙(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医师)、吴志安、薛露华(女,护士),萧玉曾(女,护士)、敬以庄(四川医学院外科医生,医疗队入朝前增补入队伍)。医疗队定下了组织公约,并向抗美援朝总会申请到最前线的地方去工作。

志愿军第14兵站医院,自1950年10月入朝以来,一直紧随前方作战部队,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后,兵站医院收容了大量伤员。四川医疗队到达后,立即投入度重伤病员的抢救、手术和对兵站医院医护人员的传帮带工作中,救治了不少的危重伤员。

据14兵站医院医生耿富云、于霖降在《抗美援朝前线兵站医院纪实》一书中的回忆录所写,四川医疗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队长谢锡瑹、副队长杨振华均从加拿大留学回来,他们高深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使我们大开眼界;医疗队作风严谨、工作热情高,常常一夜要做多台手术,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他们的到来使第十四兵站医院的医疗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战地医疗是阶梯式的,需同时承担前接、收容和后送三个任务。”前接就是医护人员前往战场将伤员接送到基地医院,后送就是将伤势严重的伤员经过必要的处置后运送回国内。医疗队每天除了做伤员的紧急救护和必要的手术之外,还要向后方转运经过初步处理的伤员。“战火纷飞的年代,做手术和运送伤员都是在闯烽火线”。兵站医院医护人员一边做手术,一边还要躲避随时可能到来的敌方空袭轰炸;在转移伤员的过程中,也需随时注意躲避空袭,并要扑救沿途的火情。

自上甘岭战役停火后,敌我双方进入了谈谈打打、迂回曲折的停战谈判僵持状态。1953年4、5月间,敌军到处轰炸扫射,前方作战部队处于积极备战状态,兵站医院及医疗队也需要随时作好防空和准运救治准备,医疗队救援任务紧张繁重,队长谢锡瑹劳累过度出现了高血压危象,不得不回国治疗,医疗队由副队长杨振华接任队长。谢院长病情稍有好转后又再度赴朝,应安排到达阳德地区的“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基地医院”开展战伤救治及指导培训工作,作为国家一级骨科专家时常到第十四兵站医院做伤员救治指导工作。

1953年6月,为配合和平谈判,我方前线部队向敌方发起了夏季反击战——金城战役。大批伤病员被送了下来,有时一个晚上会接诊伤员1000多人。“上级要求前沿兵站医院要对骨折病人进行100%的石膏固定后方可准运至后方”。所有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手术、换药、配合打石膏,确保了骨折伤员100%进行了石膏固定再搬运的目标。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1953年8月,抗美援朝国际医疗队召开全体医疗队队长会议,队长谢锡瑹和杨振华出席会议。1954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召开“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年卫生工作总结大会”,谢锡瑹、杨振华代表四川外科手术队参加大会。

截止1954年2月,医疗队在朝期间共接治伤员10620人、手术治疗432人、挽救危重伤员150人,谢院长撰写的论文《兵站医院处理骨折伤员》受到同行好评,被志愿军总部记为三等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