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之: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这两大难点待突破

2021-10-21 20:13: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郭书琼

严佳敏 四川在线记者 郭静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其中第七章明确提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要求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不断增强巴蜀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如何理解这一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两地还面临哪些痛点难点?如何找到抓手和突破口?10月21日,曾参与巴蜀文旅走廊(四川区域)建设实施方案调研规划的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两地将共同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如何理解这一目标?

杨振之:以前我们说文旅消费,更多是从产业层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把它放在消费层面,不仅包含产业,更多的是面向市场,范围更大。说明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文旅在第三产业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巴蜀特色,二是国际。

什么是巴蜀特色?在纲要的其他部分有具体描述,就是要充分挖掘巴蜀特色的文旅资源。此前,四川已经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文旅资源普查,摸清了家底。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文旅品牌、产品走出去,把世界游客请进来。这就需要以世界级的文旅资源,打响世界级的文旅名片。大熊猫、三星堆、九寨沟已经有了很好的示范,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打造、提升的。比如,长江三峡、武隆喀斯特、三国文化、大足石刻、自贡彩灯等等。

记者:建设巴蜀文旅走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赋予两地的重要使命,此前两地已有不少举措,您认为当前继续推进的抓手是什么?突破口在哪?

杨振之:目前,巴蜀文旅走廊的相关规划还未发布,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已经明确了抓手和突破口——推动黔江与周边区县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简单的说,就是先在川渝两地“犬牙交错”的地方建立示范区,再推动两地整体共建融合。

比如,万达开,即万州、达州、开县这个区域,具备建立示范区的地域条件;再比如,遂宁的一部分地界和重庆的潼南的部分区域,内江的隆昌、重庆的荣昌,泸州的江津与重庆的永川等等。这些区域本来就是文化相近、风俗相同,山水相连,可以考虑率先示范。

记者: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需要突破川渝两地的行政区划,还面临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难度可想而知。

杨振之:没错,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要打破行政区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机制的建立,说穿了就是在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中怎么建立相互磋商机制,这是川渝文旅合作的深水区。

比如,涉及到建立融合发展试验区,那么首先就必须在顶层设计上统一规划,在具体操作上联合签批,成立专门的行政机构,赋予它应有的权限,逐步解决土地规划利用、项目立项审批、产品错位竞争、产业异质化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跳出轮流开会、轮流坐庄的常规操作,就难以有实质性进展。

这方面可以参考原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7—2020)》,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滇川藏三省区的相关地州市围绕“香格里拉”的归属、核心、主导等问题长达20年的争议。

记者:具体到四川,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还存在哪些瓶颈?

杨振之:刚才说的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机制障碍是其一;其二就是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其实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与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目标本质上的内置要求是一致的——高品质,这也是当前四川文旅发展面临的瓶颈。

规划纲要中给出的路径和“药方”都非常对症。比如,推动消费供给升级,依托科技打造消费新场景,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支持川剧、彩灯等中国文化走出去等等。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得搞清楚一个基本问题,拉动文旅消费的主体是企业,有好的企业才有好的产品,才能创造出更高质量的消费。因此,四川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你不可能指望一个高校老师或者学生通过文创大赛,就能够做出市场认可的产品。

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文旅企业相对较弱,这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四川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每年评选一批龙头企业,也有不少知名文旅企业落地四川,省上也有专项资金提供孵化支持,但力度还需要加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