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引领 加速共建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川引起热烈反响(一)

2021-10-21 22:23: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徐莉莎 程文雯 袁城霖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印发在全省上下引起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未来的发展蓝图更加明确。下一步要凝聚力量、鼓舞信心、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为建好双城经济圈和推动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贡献更大的力量。

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蓝图已经清晰

《纲要》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备受鼓舞!”刚刚履新的资阳市委常委薛学深说,作为全省唯一与成渝都接壤的地级市,资阳将进一步对标《纲要》要求,不断优化发展布局。最终,通过共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和发挥主轴优势联动重庆毗邻地区发展,成为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圈内人”。

“成都东部新区将率先行动!”成都东部新区战略研究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东部新区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门户窗口”和成渝相向发展的“桥头堡”,《纲要》出台后,一体化发展理念更加牢固梳理。因此,在唱好“双城记”和共建经济圈的征程上,成都东部新区有责任也有能力率先行动、乘势而上,落实好、实施好、完成好《纲要》提出的建设任务。

何为“落实好、实施好、完成好”?

“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四川省交科院教授级高工喻翔研提到两个细节:《纲要》的12个章节中,“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紧随规划背景、总体要求、构建发展新格局之后。而这,更加印证了“交通建设先行”的重要意义;《纲要》在布局每一项重点工作时,都提出了近期和远景蓝图、给出了对应的“方法论”以及凝聚川渝合力的“指挥棒”。

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盛毅认为,川渝之间既要不折不扣完成《纲要》给出的各项建设任务,更要发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以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形成新经验、取得新成效。

“对于四川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成四川高质量发展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及和重庆携手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盛毅说,《纲要》带来的是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独家秘笈”,更是把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冲锋号”。

新的发展优势和机遇已经到来

《纲要》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这是目标定位,更是川渝两地高水平发展的战略机遇。” 西南财大教授、西南财大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开门见山。

机遇是什么?

西南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康凯宁的眼里是“定心丸”。康凯宁介绍,《纲要》提出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这,为成渝地区开展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非资产化管理试点提供了政策支撑,扫除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拦路虎”。

“有了新朋友!”成都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川渝两地的优势产业携手合作的态势更加明显。如此,就能进一步减少同质竞争实现强强联合,为双城经济圈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特别是在高效分工、错位发展和相互融合上会更上一层楼。”

“新使命就有新动力,更要有新作为。”《纲要》刚一发布,达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袁勇就和重庆万州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聊上了”。话题就是如何落实《纲要》提出的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等要求。

袁勇介绍,去年以来,万达开三地已经初步构建了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对接交流机制。而接下来,就是要围绕《纲要》给出的要求,力争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跨区域合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双城经济圈南北翼形成大联动、深化大合作、打造大样板提供经验与参考。

“还是投资的潜力。”眉山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提到,就在10月20日,眉山彭山区与美国雅保公司签订雅保新时代锂电池材料工厂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这也是今年以来,全省单体投资最大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项目。而背靠双城经济圈目标市场这棵“大树”,正是项目最终落户的重要因素。

“是不断补短板的‘顺风车’。”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处副处长孙先勇透露,正在编制的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工程和田间道路提升,是先期投入的“大头”。孙先勇认为,《纲要》提出的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等,正是改善川渝两省市交界处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尚方宝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