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登陆创业板 董事长陈启章:科创企业,就是把烧杯里的样品变成商品

2021-10-22 10:01: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

四川在线记者  彭瑀珩  田姣

又一家川企登陆科创板。

10月22日上午,一声锣鸣,中自科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公司董事长陈启章于近日接受了四川在线独家专访,讲述了一家催化剂企业的科创板之路。

创业过程: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

四川在线:回顾创业之路,最大困难的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陈启章:创业艰难百战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技术、产品、人才、融资、客户开发、市场拓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挑战。在创业初期,中自科技主要依托四川大学的科研成果进行生产,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将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管理体系。一路走来,我们都是和许多跨国公司进行竞争,我们生产的催化剂,主要应用于汽车尾气排放。排放标准从国二、国三、国四到国五,我们都一路跟跑,到国六标准后,我们实现了并跑。而有的产品线上,我们已经实现了领跑。如今,终于打破了外资巨头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正逐步实现对外资巨头的替代。以自主可控的方式解决“卡脖子”问题,公司也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四川在线:如今公司上市,算是最大的成就吗?

陈启章: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觉得最令人欣慰的,就是把高校、科研院所的酒精灯、烧杯里面的样品变成了商品,然后推向市场,让客户应用,服务于全人类。

扭转困局:“订单融资”协助企业渡难关

四川在线:为何选择科创板上市?

陈启章:我认为科创板的发行标准非常符合科创企业的成长规律,具有包容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对于申报上市的企业要求较高净利润指标,关注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而科创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预计市值、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多元的判断企业上市的条件,更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

四川在线:在科创板设立初期,公司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陈启章:在科创板设立初期,公司正处于困境中。作为实体经济,我们是否成功依赖于三个因素:政策、资金、技术。当时,我们面临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市场井喷,企业融资能力有限,不能支撑客户订单爆发式增长。简单来说,就是在政策支持的环境中,我们有技术、有订单,但是缺资金,生产受到极大影响,甚至订单无法交付。

四川在线:怎么走出“资金困局”的?

陈启章:实际上,对于科创企业来说,资金问题长期存在。在公司最初创立的弱小阶段,农业银行给我们发放了500万元贷款,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支持。后来,企业不断成长,销售额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了,几百万的贷款就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媒体的关注下,许多合作的银行也采取了措施,设计“订单融资”类产品,帮助我们获得资金,提升了生产力。后来,随着订单的增长,融资额就从几千万元到上亿元,甚至授信几十个亿。能够采用“订单融资”模式,是因为我们的客户都是国企或上市公司,订单的收款非常稳定、有保障。所以,我认为其他收款比较稳定的科创企业,也能够借鉴订单融资的模式,解决资金难题。

把握机遇:做好存量,向新能源进击

四川在线: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公司如何布局未来?

陈启章:双碳目标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首先是增量,汽车年增量为2500万辆,无论是现在的国六排放标准,还是即将来临的国七排放标准,市场空间都非常大。我们计划在接好国六订单的同时,研发国七标准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存量,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有接近三亿辆,这些尾气是我国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需要持续的减污降碳,其中蕴含着市场机遇。此外,我们也在向新材料为基础的新能源产品进击,比如说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氧化物,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