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对话关键人⑨丨四川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刘祥超:全力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2021-11-05 09:44: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

《规划纲要》摘要

要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不断增强巴蜀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全力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对话四川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刘祥超

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

国际消费目的地如何打造?有什么样的可感可体验的消费场景?四川在线记者就此专访了四川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刘祥超。

四川在线:《规划纲要》把支持重庆、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放在了重要位置。目前,成都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举措?取得了什么样的阶段性成效?

刘祥超: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大力支持成都建设充分体现天府文化特色和国际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我们重点围绕4方面发力:

加强统筹谋划,聚力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7个区域中心城市和2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省级财政连续3年对每个消费中心城市每年予以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激励。指导成都积极申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试点,召开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制定了63项专项规划等。

着力改造提升,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新载体。支持成都重点推进春熙路、交子公园2个都市级商圈和成都蓉北商圈等3个新商圈规划建设,引进SKP等商业地标,以及139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赋能商圈发展。启动161条特色商业街区和一环路“市井生活圈”打造,宽窄巷子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支持成都打造八类消费场景“一场景一示范”,构建农商文旅体多产业、多领域、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消费服务体系。围绕公园城市和“三城三都”建设,形成锦江公园、天府青城等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IP,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推动消费升级,扩大优质消费供给。支持成都建设跨境电商全球服务资源中心,获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国家改革试点,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获批设立。2020年,成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435.82亿元,同比增长115.21%,连续四年增速在100%以上。支持成都发展首店经济,2020年全市引进首店386家,数量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做强直播电商,推动设立四川成都电商直播产业园,依托5大电商直播基地,开展直播活动10万余场,2020年网络零售额突破4000亿,位于中西部城市首位。

优化国际消费环境,有效激发消费活力。一方面,强化国际门户枢纽功能,目前国际(地区)航线达130条,居全国第4位,中西部第一。天府国际机场今年6月正式开航,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同时,持续完善国际班列网络布局和境内外服务节点。通过构建通江达海的立体大通道,进一步增强了成都全球消费品中转集疏和国际游客汇聚通达能力。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离境退税服务,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149家。此外,持续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推出“成都美好生活”系列夏、秋、冬主题消费提振活动。今年初实施的“成都新消费•用券更实惠”活动,吸引6万余家商户参与,拉动消费超过350亿元。

四川在线:《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涪陵、合川、乐山、雅安等发展人文休闲、度假康养,打造成渝“后花园”;发挥宜宾、泸州白酒品牌优势等。您认为,这样的总体规划布局逻辑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刘祥超: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基础最好的优势区域,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主要考虑是要立足巴蜀文化特色、资源禀赋,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推动形成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双极核、多个区域与次区域消费中心共发展的“双核带动、多域联动”发展新格局。

基于这种考虑,《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涪陵、合川、乐山、雅安等发展人文休闲、度假康养,打造成渝“后花园”,发挥宜宾、泸州白酒品牌优势,打造“醉美酒乡”。这也是贯彻落实我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实际举措,涪陵、合川、乐山、雅安等地区区域特色是休闲旅游,宜宾、泸州拥有白酒优势产业,各区域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形成错位发展,充分发挥集聚和扩散效应,打造特色消费集聚区,带动成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四川在线:作为人口腹地,川渝两地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消费能力强。在双循环背景下,四川在推动消费供给升级方面,开展了哪些创新性工作?未来有哪些新动向?

刘祥超:一是培育建设消费中心城市。自去年开始,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支持成都、泸州等10市,围绕提升服务消费、集聚消费资源、创新促销方式、建设新型商圈、发展夜间经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优化消费环境等7个方面,培育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消费中心,成为促进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有力载体。

二是改造提升步行街。我们制定出台了《四川省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宽窄巷子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标杆建设、25条省级特色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累计改造商业体200余万平方米,宽窄巷子作为全国步行街典型案例,近期作为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推出的《中国魅力街区》第二站打卡地,被广泛宣传推广。确定了成都万象城商业步行街、眉山东坡水街等8条步行街开展新一轮改造提升,推动各地立足已有基础,科学打造步行街,在全省构建一批商业繁荣新业态、消费升级新场景。三是组织参加进博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加大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进口,不断丰富提升省内消费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下一步还将在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打造国际美食中心。传承发展经典川菜、四川小吃、盖碗茶等巴蜀美食文化,推广川菜品牌、打造‘川菜渝味’美食品牌。支持成都建设各具特色的美食地标,打造“国际美食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开展“川菜美食之旅”营销活动,举办“川派餐饮汇”、“味美四川”全国行、全球行,培育推广“天府名菜”品牌。支持川菜申报各级非遗名录,加强对川菜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二,发展数字信息消费。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智能交互、通信感知等新技术搭建5G全景应用生态体系,升级重构教育、医疗、健身、零售、家居等消费新场景。扩大视频直播、视频社交、在线教育、数字音频、网络游戏等信息服务消费,开展信息消费进商圈、进社区、进企业等体验活动,打造一批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第三,加快零售转型发展。鼓励零售企业、电商平台利用新技术构建智慧零售新模式新场景和新业态,完善新消费供给生态。鼓励发展智慧门店、自助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无接触”零售。鼓励发展更多参与式、体验式消费模式和业态。支持线下企业拓展线上业务,打造一批新零售示范企业。

第四,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具有巴蜀特色的假日经济、夜间经济,丰富夜购、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游、夜读、夜秀、夜展等夜间经济产品,建设夜间消费核心区、示范区、集聚区,呈现国际时尚范、巴蜀慢生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