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精神·四川印记⑤|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陵园守墓人化身“微党课”主讲人

2021-11-23 22:18: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童童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高高的青山上,矗立着万余方墓碑,碑身洁白,唯有正面刻着一颗红五星,朝向北方。

这里是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

“为什么我几十年都守护在这个陵园里,这得从我的父亲说起……”11月23日下午2点多,在红军烈士集墓前,王建刚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再次给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讲起他家祖孙三代守护这片陵园的故事。

王建刚在陵园红军烈士集墓前,向游客讲述他家祖孙三代守墓的故事(程聪/摄)

不忘红军恩情

祖孙三代为红军守墓八十余载

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由陕南入川,建立了以通江县为核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随着战事加剧,1934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驻到地势险要、易于掩护的王坪村,并在此修建了“红军烈士集墓”。

此时,王建刚的父亲王成现已参加儿童团,时常给红军站岗、放哨、送信,给伤员熬药。直到1935年的一天,王成现被组织安排到70余里外的毛浴坝送信,“等他赶回来的时候,部队已经离开了王坪。”王建刚说,没能跟着红军一起走的父亲在家伤心地哭了一场,最终留守在村里,成了最早的守墓人。

1935年4月底,地主随国民党清乡委员会卷土重来,带人推翻王坪烈士墓碑,掘墓毁棺,还对有参加红军的家庭进行报复,“我爷爷替父亲挨了一顿毒打。”王建刚说。

在国民党势力离去后,当地老百姓又将红军烈士们的遗骸收敛重新安葬。新中国成立后,王成现天天到这打扫墓地,直到不能下地。

“在他临终前,身体非常虚弱,都叫我扶他去了一次,叮嘱我替他守下去。他说,这里埋葬着我们的大恩人,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不能忘本……”就这样,1981年,王建刚继承父亲遗志,成为了这片陵园的第二代义务守墓人。

数十年来,陵园几度更名,2002年经民政部批准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通江县将散葬于全县23个乡镇的17225名红军烈士集中迁葬于此。至此,该陵园共安葬红军烈士25048名。

开园那天,王建刚专门去父亲坟头祭拜,敬了整整3杯包谷酒。他对父亲说:“你看到了没?烈士们有了更好的安葬环境,你也可以安息了……”

4年前,王家从陵园附近搬到王坪村新建的聚居点。由于距离较远,年届七旬、腿脚不便的王建刚渐渐将守护陵园的重任交付给三个儿子。

王建刚和儿子到陵园清扫落叶(四川在线记者 华小峰/摄)

传承红军精神

守墓人变身“微党课”主讲人

虽然重担已交付给了年轻人,但王建刚一有时间,还是习惯到陵园转一转。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接待的游客人数与往年相比呈现翻倍增长。为满足团体游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需求,陵园除了增设“入党誓词”和“入队誓词”外,还开设了半小时的“微党课”。而这场“微党课”的主讲人便是在陵园坚守大半生的守墓人王建刚。

除了讲述自家祖孙三代人守墓的故事外,王建刚还会给游客们讲起他在这里亲眼见证到的一些烈属亲友寻亲故事。其中,最触动的一个故事发生在1982年12月的一天。当时,他正在集墓区域扫地,突然来了一群前来吊唁的红军老兵。“他们来了几十个人,列队站在墓前,齐声大喊‘兄弟姐妹们,我们来看你们了!’”王建刚记得,老兵们每人端起一杯酒,依次倒在墓碑前。他们泪眼婆娑,反复擦拭着墓碑,声声呼唤着战友名字。在那一刻,王建刚也突然明白了父亲守护这片陵园的初心。

做一名义务讲解员,王建刚自今年3月以来,已在该陵园讲了近300场“微党课”。不少游客听完他情真意切的讲述后,都默默留下泪来。

如今,山脚下,沙溪小学的孩子们也接过“接力棒”。每隔一段时间,学校都会组织少先队员们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墓碑上的五角星描红,以实际行动纪念革命先烈。

八十多年来,历史已远去,精神仍在传承。老区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美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