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川渝第四次党政联席会丨四川首次“做东”  地点为何选在宜宾?

2021-12-15 08:24: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余义勇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颜婧

12月14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以下简称“第四次联席会议”)在宜宾拉开大幕。

这是去年川渝两省市建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来,四川首次成为东道主(前两次因疫情为线上举办)。那么,首次成为东道主的四川,为何将举办地放在了宜宾?

探究经验

动能转换+抢抓战略机遇,促成宜宾速度与块头之变

宜宾身上有很多标签:创建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等等。

但在更多人看来,宜宾最大的亮点是“发展势头迅猛”。

数据更有说服力:前三季度,全市GDP总量达2178.57亿元,同比增长10.3%,高出全省1个百分点。如果把视野放宽,不难发现:宜宾已连续多年GDP增速位居全省首位,正在改变四川区域发展格局。

亮眼块头和速度,背后既有主动作为后的动能转换,也有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的乘势而上。

回首宜宾经济发展史,2018年是一个分界点:这一年,宜宾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创下2000年以来增速在全省最高位次,也彻底“抛弃”了盘桓20年全省经济总量第四的位置。究其原因,在于宜宾彻底改变了“一白一黑”(白酒和煤炭)产业结构,解决了“经济增长动能从哪里来”的问题。

随着宁德时代、中国中车、吉利等行业巨头的纷至沓来,宜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以智能终端产业为例,去年宜宾手机产量超过7000万台,超过全省产量一半。今年上半年,前述五大产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62%。

实现发展动能转换的“红利”最大红利之一,是宜宾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遇。

“背靠成都、依托成都;联动重庆、借力重庆。”宜宾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重点,是优先承接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

自去年以来,宜宾与成都在通道建设、产业等领域签署24份合作协议落地,成自宜高铁、成宜装备制造产业园、五粮液新经济中心等项目建设陆续落地。同时,与重庆签署包括产业在内的6份合作协议,渝昆(蓉昆)高铁、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鱼复·三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等项目随之启动建设。

参会人员看来,这些一定程度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大伙前来参观学习的动力。

抢占未来

创新创造+用好优势发力新赛道,接续培育新动能

“选择宜宾,因为这里不只有现在,还有未来。”采访中,一位专家看来,这里还蕴藏着诸多的可能。

可能,首先是尽量找准新机遇的切入点。

第四次联席会上,一个重要议题是举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启动仪式。

择在长江首城发出倡议,在于这里拥有两个独特优势: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动力电池产业。

先看天然气。宜宾是川南页岩气富集的地区之一,资源储量预计超过2.4万亿立方米,年产量40亿立方米以上,清洁能源优势明显。

再看动力电池。两年后,宁德时代落户宜宾的“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将形成162千兆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届时,全球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千兆瓦时,宜宾产能接近全球供应量的“半壁江山”。

有能源,有产业基础优势,宜宾的野心更大:不仅要打造世界最大的动力电池集群,还要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全力打造2-3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主导产业。

可能,还是聚焦平台建设,持之以恒的创新创造。

在三江新区内,“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户一批企业,形成一个产业,促成一个集群,链接全行业生态”故事让不少来访者称奇。

这不仅是宜宾市设立的10亿元支持两院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金的功劳,还有位于三江新区这个创新平台的助力。

作为全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被寄予承担区域发展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和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提供新支撑的厚望。而“功能”和“支撑”重要的体现,便是创新创造。

三江新区内,一块36平方公里的区域,宜宾大学城、科创城拔地而起。正是在这块区域内,宜宾办学的高校从2所增至12所,在校大学生从2万名增至8万多名,留学生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不仅有快人一步的眼光,更有善作善为取得的成绩,这就是宜宾成为举办地的底气。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