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都“蓝天”成绩单出炉:299天,创下十年最好水平

2022-01-10 22:21: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1月10日,成都晒出2021年蓝天成绩单: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同比增加13天,优良率81.9%,为十年来最好水平,PM2.5浓度降至39.8微克/立方米,臭氧等其余五项指标达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遥望雪山约70天,不断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

温江雪山风貌(张志强  摄

守住成都“蓝天幸福”并不是易事。近年来,成都坚持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将其作为全市生态系统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巩固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格局。

从214天、235天、251天、287天、280天到299天,这是“十三五”以来,不断攀升的蓝天数量;从63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到39.8微克/立方米,这是“十三五”以来,不断下降的PM2.5浓度。

“升降”之间,“气质”显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的蓝天数量刷新。

重拳攻坚

夏季臭氧、冬季PM2.5“两手抓”“两手硬”

几乎每到秋冬季,四川盆地空气质量都会遭遇严峻考验。

岁末年初、寒风凌冽,气温降至0度。成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大气污染考验,要打赢这场收官之战:交通要道、在建工地、涉气企业、调度指挥中心;抽检、巡查、监督、专项治理、统筹指挥……蓝天保卫战背后,是一支支“环保铁军”的出击,是一次次不眠不休的坚守。

远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嘉楠 摄

全天候、全周期,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更多的“成都蓝”。“以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为主线,精准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污染防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的‘靶心’,成都市深入开展各项行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展精准治气攻坚行动,减排成效显现——

瞄准移动源,推广新能源汽车7.4万辆,淘汰国Ⅲ及以下标准柴油货车1.7万余辆,减少NOx排放;抽检柴油车15.6万辆、处罚超标柴油车5600余辆,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8万台次,查处违法运渣车1.9万台次;着眼工业源,关停或淘汰34户企业的落后生产线(设备),动态处置“散乱污”工业企业700余户,实现全市剩余大蒸吨燃煤锅炉“清零”,推动5000余台锅炉进行提标改造,完成70台工业炉窑淘汰和清洁能源替代,推动5家大型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大力推进3000余户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重点企业和全市家具企业实施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料替代;攻坚城市面源,评定611个绿色标杆工地,查处违规工地1700余个并实施信用扣分,查处餐饮油烟及露天烧烤问题680余件,推进800余家汽修企业使用低挥发性水性漆。

新能源出租车(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一手做污染的“减法”,一手做治理的“加法”,成都打出一套“组合拳”——

做强预测预警。优化完善自主研发的大气源解析及空气质量预测系统,7日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超90%,精准锁定污染源,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

做细协同作战。构建环境问题发现与执法快速响应机制,强化执法监管、暗访督查和曝光警示力度,重点对涉土石方作业施工工地、31个重点行业涉气企业、机动车及城市面源等落实应急管控措施,预警期间PM10、PM2.5、SO2、NOx和VOCs减排比例分别达到42.9%、38.4%、35.8%、21.5%和22.2%。

机动车尾气监测(付卫东 摄

做精智慧监管。推进智慧工地、运渣车监管系统与数智大气系统有效融合,实现“一张网”指挥调度。引入“电力监管”,联网匹配涉气工业企业电力监控数据,实时监管企业生产及治污情况;综合利用25套遥感监测、11台激光雷达、5辆VOCs走航监测车,完善“人防+技防”。

做实联防联控。实施成德眉资大气科技攻关和成都平原八市联防联控,研究区域性污染形成机制、污染成因及传输规律,组织召开八市空气质量联合会商会议12次,推动省级层面在成都平原同步启动应急预警、同步落实响应措施。

与此同时,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成都通过开展基础科研攻关、创建应急预案体系、深化夏季减排攻坚等举措,创新突破治理难点,精准化防控臭氧污染。

联动协同

织密大气环境污染联动治理“大网”

同享一片天,共饮一江水,随着《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的落地,成都都市圈内城市如何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备受关注。

同呼吸、共命运,协同治气已打下基础。

做好联防联控,织密周边各市大气环境污染联动治理“大网”,成都牵头推动成都平原八市大气污染防治城市轮值主席制度,实现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和协同共治。

“我们已经持续开展夏季臭氧与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并建立了8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领域的合作一直没有间断过。

去年12月初,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质量联合会商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设立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观察员制度相关事宜。

温江区市民在清晨的阳光下晨练(王军 摄

“成都平原八市空气质量联合会商及联防联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协同防控的精准与科学治理等方面仍有短板。”该负责人谈到,以设立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观察员制度为例,围绕重点工作,进行过程调度与监督及相关政策研究,切实提升各城市精准科学治污水平和区域协同的深度,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的美好愿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