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三星堆最新出土世界最大青铜面具在央视春晚发布

2022-01-31 23:09: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梁庆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去年火了一年。就在刚才,三星堆再度得到全国关注——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2022年春晚舞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冉宏林和《国家宝藏》节目主持人张国立一起,现场向全国人民正式发布这一重大考古成果,为全国观众送来特别的新春大礼,也以此致敬中国考古百年。

它是全世界体量最大青铜面具

这件青铜面具2021年6月在3号坑出土,宽131厘米、高71厘米、深66厘米,重65.5公斤,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大型青铜面具。这件面具的眉部、眼睛、嘴唇线条流畅、棱角分明,面具呈“U”形,宽颐广额,粗长眉毛作扬起状,庄严肃穆的表情传递着威仪感。此外,面具的两侧上下及额部正中有方形穿孔,可能作为固定之用。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化中的典型器物,一般来说,应是陈置在神庙中供人膜拜的神器。

清理后大面具一展威仪(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冉宏林介绍,这件面具出土时脸部正面朝下,鼻尖深埋于黄土之中,其上还叠压了近十根象牙。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清理,青铜大面具才全部露出。2021年6月23日,考古文保专家将面具提取出坑。由于面具体量很大,埋藏关系复杂,为了让面具能安全提取,文保专家精心拟定了提取方案,采用木条在面具内侧固定形成支撑、再把竹条反扣到面具底部,形成承托,最后用高分子绷带作为吊带,借电动起重滑轮吊装出坑。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面具保存非常完好,仅仅左耳脱落,左脸颊后方及嘴角处稍有残缺。文保人员对青铜大面具的铸造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制作先分铸成型,将面部、脸颊后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别铸造,再焊接组合成一体。这既是青铜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人精神世界的独特表达。此外,这件面具的右眼处还发现了丝绸残留,在古蜀文明中认为具有“通天、通神”功能的丝绸与面具的组合,彰显神圣祭祀的内涵,也成为研究三星堆丝绸的重要物证。

从三件国宝文物中脱颖而出

三星堆青铜面具为何千里迢迢从四川广汉奔赴北京亮相春晚?

记者了解到,在文博热的当下,在央视春晚上讲述文物故事,也成为推动文物“活”起来、加强考古成果传播转化的有益尝试。2021年牛年央视春晚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天龙山佛首曾惊艳亮相,成为央视春晚最热话题。2021年,恰值中国现代考古诞生百年,三星堆考古发掘也持续吸引着国人的关注,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现代考古学的积极探索。正是在此背景下,三星堆获邀登上央视春晚,讲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博大精深。这也是最新出土的这件大面具首次“全露脸”与广大观众见面。

青铜面具刚刚提取出土的瞬间(余嘉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面具清理检测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迄今为止已出土2000多件完整器物。其中铜尊、铜壘、玉璋、玉琮等众多文物显示蜀地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紧密联系,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为进一步构建中华文化标识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这些文物中,造型天马行空、精美绝伦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在台北故宫有同款的铜圆口方尊等文物均极有特色,不过最终节目组选择了体量够大、有视觉冲击力、最具三星堆特色的青铜大面具作为考古新发现的代表。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勘探与发掘于2019年启动,从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在1986年发掘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附近勘探发现了六个祭祀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10月,开始对新发现坑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目标定位于对三星堆文化及古蜀文明未解之谜进行探索,实证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和多元一体格局。在此思想指导下,省考古院秉持“课题预设、文保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协调39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实现了考古发掘、现场及时保护、系统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三星堆考古发掘新模式。

这种集全国之力进行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国内首创模式,取得重大成果——截至2021年底,三星堆六个祭祀坑共出土文物10000多件,首次发现了3000多年前的丝绸;发现了商周时期的最大金面具;象牙保护的技术难题也有望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再次出土大量与中原文化和长江中下游文化密切关联的文物,以考古成果证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于深化中华文明研究,实证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