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中的中国意象:北京冬奥会开幕与闭幕式的艺术内涵|西岭雪·文化评弹

2022-02-28 13:48: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唐永

当《我和你》舒缓平和的旋律在“鸟巢”中再次响起,14年的光阴仿佛在这里瞬间叠回,北京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相比2008年开闭幕式恢弘的史诗性场面、强大的演出阵容,以及所烘托的厚重的文化纵深,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地体现从容的气度、简约的自信、绿色的共享。中国意象、中国情感和中国哲学的巧妙嵌入,在冰雪这块大自然的幕布之上,让冰雪故事的视觉传达呈现独特的中国气韵。

中国意象的炫彩耦合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流动布景的特效,将时间的流动转化为中国画式的形体流变,以此将一个个中国意象巧妙串联。同时,叠加人类肢体的千姿百态,在力与美之中绽放生命之热烈,使得整个表演呈现诗性的流动和画意的铺展。

冰墩墩、冰如意、冰玉环、中国门、中国结、中国福,被巧妙地转化为图像化的视觉装饰,丰富着晶莹剔透的梦幻世界,它的背后是中国人审美想象力的拓界。星星点点挥舞的红色国旗、点亮的红色灯笼、拍响的红色手掌拍,让冰雪的底色之上多了一层中国红的热情与温暖。在这冷暖色调鲜明的对比之间,中国意象深度嵌入雪花故事的讲述之中。十二生肖,这一中国人从出生之日起就被赋予的生命属性,在硕大的冰面之上变成十二只“冰鞋”,象征人类肢体在坚硬的大地上最最简单的行走,却达观地尝试将艰辛的奔波化为轻盈的舞蹈。正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人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上。”

所有意象的呈现,也都在这种鲜活的流动之中。“黄河之水天上来”中泼墨的写意,是从唐诗中流淌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炫美的景致,作为铭刻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时间序列,则以倒计时的方式在迅速变动中呈现,并停留在立春这一一元伊始、万物新生。象征着永劫同心的中国结,也是由一根根自由游动的红丝带编织。正是这些相互独立又互成整体的中国意象,构成开闭幕式艺术内涵微小而精妙的单元。

中国情感的纷呈渲染

这些流动的中国意象之中,是中国式的情感和情感的中国式表达。相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无疑更加突显情感元素。通过多组镜头的来回拼贴,抵达更为泛在的情感链接与情绪共享,这是中国情愫向全世界人民的一次全景式演播。

流动的影像,珍贵的回忆,镜头的跳转悄然完成一次次戏剧性突转。开幕式里,在冰面上尝试着行走的孩子,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最后学会在冰面上起舞。在闭幕式里,冬奥会一祯祯值得铭记的冰面精彩,紧接着镜头聚焦到赛事中的泪水瞬间。这是一次次濒临极限、一次次突破困厄之后的惊喜与激动。比赛本身的竞技色彩被悄然淡化,而它的精神的意义、情感的力量得以清晰。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我们在这块福地中相约相遇,共同经历。

这种中国式的抒情方式,在迎来送往这一平民化的中国礼仪中展开。开幕式广场舞中跃动的万家灯火、迎客松状的欢腾焰火,到闭幕式含情脉脉的折柳送别、不说再见的一次次挥手,最后跳转到默默为冬奥会保驾护航的幕后人群。他们“下班时”略显疲惫、更多挽留的目光之中,是中国人对每一个宾朋的真诚。演出最后,酷燃的焰火在高空中用中英文组成“天下一家”。天下一家,这个家,是所有人的家,需要每一个分子贡献的和平力量,需要每一个在寒冷中努力燃烧的微火。

中国哲学的辩证投射

中国哲学具有很强的辩证思维,中国人骨子里的灵性多得益于此。寒冷与温暖柔软与坚硬、战争与和平,这些相反相成的意象组合,在节目的创制之中被特意拼接在一起,以此扩容舞台视觉的艺术张力。又因为数字屏幕主要使用光与影的语言,因此,这些相反的意象,最后都被转化为舞台上的光明与黑暗。

在灯光的映衬下,钢铁结构的“鸟巢”,如一颗温暖的宝石,在北中国夜晚的黑色幕布之中,它的周围是星星点点的城市灯火。在鸟巢之中,打出冷色调深蓝的光,如一颗人类幽深的眼睛。在眼睛之中,是巨大的冰雪平面,一朵朵如此美丽又如此冰冷的雪花,在冰面中时而飘散时而汇聚。深蓝色的墨汁在时间里逐渐晕开,黄河之水从天上汪洋而来,凝结成坚硬的冰立方,在冰球的来回撞击中轰然破碎,奥运冰五环破冰而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国智慧在一次次逆境中别开生面。

随着“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可爱的孩子提着雪花灯笼在冰面上蹦跳。灯笼如天上置于暗夜中的星星,被特意做成雪花形状。因为体内有灯火的存在,雪白的晶体被合理化地转化为橙红。这些微小的橙红又通过形体的类似,在最后变化为冰面上硕大的中国结,同时在空中飞升为大朵大朵火红的雪花,溢出“鸟巢”。在这过程之中,悄然伴随着温度的变化。这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辩证思维,也在熄灭奥运火炬的时候再次运用。奥运微火缓缓熄灭,看似黑暗和寒冷又重新降临大地。但92个执旗手却握着发亮的旗杆,围成一个不断扩大范围的圆。火种虽然熄灭,但是火种却扩散到每一个晶莹的国旗。每一朵雪花,都是冰之幕布中独特的组成。再微小的力量,都有它独有的不可被小视的理由。(图据新华社)

作者简介:

唐永,助理研究员。论文见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学习与实践》《理论月刊》等CSSCI期刊。获第二届“巴山夜雨诗歌奖”(重庆·2021)三等奖、第五届网络征文大赛一等奖(济南·2020)、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意写作大赛金奖(广州·2018)等。出版长篇非虚构小说《骑迹》。诗作见于《散文诗世界》《海峡诗人》等。散文小说见于《解放军报》《空军报》等。现居四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