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婷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达143家(含中国台湾8家),占比29%。而福布斯全球品牌价值100强,一直只有华为一家中国品牌上榜,占比1%。“以‘产品驱动’而非‘品牌引领’是造成29%与1%差距的原因。”全国两会上,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谢商华建议,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把“品牌强国”战略落到实处。
当今世界,品牌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是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名片,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品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谢商华
在谢商华看来,中国品牌的发展不尽人意,主要源于:缺乏真正能把品牌战略落地落实的既专业权威又有足够精力的政府部门来牵头统筹和指导引导;培育孵化品牌的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短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能力还不够强,商标、地理标志获权、国内外布局意识能力特别是在国外获权、布局、风险预警防范的意识、能力还不够强。
“要打造成影响大、享誉国内外的名牌,需要把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质特色资源、好信誉等转化成产品或者服务品牌。”近日,谢商华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从产品驱动的“成本优势”转向品牌引领的“市场优势”的建议》,针对我国品牌发展存在的短板提出具体建议。
谢商华在提案中建议,改革品牌管理的体制机制,从产业协同转向品牌协同;高度重视以“品质科技化、产品(服务)品牌化、外观文创化、管理专业化、传播内容化”等“五化”培育品牌 ;在我国高校设立专门的品牌学科或者专业,同时发展首席品牌官制度;大力发展品牌孵化园,解决品牌服务的外部协同问题。
“‘青花椒’案就是涉及品牌的案例,虽然是‘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但一定程度上引起大家对商标品牌关注。”谢商华认为,品牌经营需要市场端协同,例如瑞士手表、波尔多的葡萄酒、意大利时装等品牌集群,其主要工作在市场端而非生产端,而我国行政部门划分始于短缺经济,因此是以生产导向进行的分类,品牌被划归生产门类。“鉴于市场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建议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来牵头统筹‘品牌协同’,围绕目标市场,构建系统化、协同化、有机化的品牌整体,推动从中国产品出口转向中国品牌输出。”
谢商华建议,多措并举培育孵化品牌: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创新一些工艺流程,丰富产品花色品种;指导做好品牌的国内外布局、获权和维权,特别是在海外注册获权;指导建立健全创新管理体系,即标准化生产制造体系、过程管控体系、产品品控管理体系等,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用文创思维来创新产品的外在和包装,讲好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