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双 张莹 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3月10日一大早,甘孜州巴塘县桃源地坞新村,铺垫草坪、打扫房间、整理餐桌……31岁的曲扎就在桃源雅居民宿忙开了。曲扎在民宿打工,最近桃源雅居民宿修整到了最后关头,各种细小的活路特别多。与桃源雅居民宿一样,还有3栋也属于新村集体的民宿正在加紧装修完善,只等着开门营业。
桃源地坞新村并非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而是对地巫镇甲雪、坝伙两村的统称。为何有特定的新名字?由来还要从易地搬迁说起。
地巫镇以前是地巫乡,其中甲雪、坝伙、中珍三村地处偏远,距离巴塘县城约150公里外,且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地质灾害频发,属于典型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
桃源地坞特色产品
2016年,巴塘县“桃源地坞”搬迁项目正式落地,3个村119户595名村民集体搬迁至巴塘县城附近,开启了新生活。
搬得出,还要住得下。三个村三种生活习俗,村民对村干部的信赖程度各不相同,如何让村民相处融洽?如何让各级的政策措施落实得更快更准确?如何三村融入一地?成为摆在桃源地坞新村面前的一道难题。
组建联合党支部 两村抱团发展
“融合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地巫镇副镇长勇勇表示,2017年1月全部村民入住,经过两年适应,在推进“两项改革”工作进程中,地巫乡改为地巫镇,中珍村、甲雪村合并为新的甲雪村。在融合过程中,出现路林权、资源、土地等利益格局调整的情况,风俗习惯冲突更是引发许多矛盾纠纷。
民宿外景
创新方能解决问题。巴塘县以“桃源地坞”为试点,探索研究乡村管理治理新模式。2020年初,结合甲雪村、坝伙村实际,桃源地坞新村组建起联合党支部,由副镇长任联合党支部书记,原村支部书记任联合党支部副书记,推行“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分片负责”的模式,党建引领下,两村合力抱团发展,集中力量发展民宿、光伏发电、脆桃种植等集体产业,各种项目统一申报调控,而村民的具体事务处理,再由两村干部分别开展、分头行动。
为了促进当地老百姓就业,“桃源地坞”联合党支部统领,根据自主意愿、家庭情况等,推荐村里的26名村民应聘环卫工,负责打扫县城的清洁卫生,每人每月工资1460元。另外,巴塘县统筹100个森林草原扑火队员名额定向给“桃源地坞”新村,入选队员每人每年可以拿到10500元的工资。
除此之外,联合党支部指导组建起劳务输出公司,组织119名村民到县城酒店从事家政服务,拓展创收渠道。
新风向好 2025年实现“村变社区”
10日,春日阳光下,甲雪村42岁的吉村挨着为村口脆桃树浇水施肥。“虽然辛苦,但是为村集体打工,就是为自己打工,还能挣到额外的务工费。”对于现在的生活,吉村的欣喜溢于言表。另一边,脆桃的花骨朵已经密集地从枝桠上露头,只待花开。
春日早早地眷顾着“高原江南”巴塘,踏上乡村振兴的步伐,“桃源地坞”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桃源地坞’的振兴融合在两项改革后还在继续。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在联合党支部的带领下,两村变一小区。”勇勇介绍,“目前,甲雪村村委会和坝伙村村委会共同组成联合治理委员会,下设便民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产业就业服务中心,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对595名群众统一管理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村民生活习俗、卫生习惯向好转变,联合治理委员会在便民中心设立了积分超市,采用以奖促改的形式,以户为单位,党员干部对村民参与新村建设、环境整治、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卫生习惯等方面,开展积分评比。评比结果按不同等级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到超市换取生活物资,比如藏毯、拖把、水盆等,还有各类饮料小零食。
邓珠作为积分超市“售货员”,看着货品日渐减少,兑换卡逐步增多,他高兴地说:“初期设立积分超市共进了10万元的货物,现在只剩1万多元的物品了。村民们争相积分,新村风气越来越好。”
“我们将积极引导村民变‘市民’,到2025年,‘桃源地坞’将真正实现社区化管理。”对于未来的发展,勇勇信心十足。
(图片摄影:洛绒尼玛 部分图片由巴塘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