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润雨 四川在线记者 王晋朝
“咔咔咔”“唰唰唰”……安静的房舍内,剪刀剪线的声音、针线穿过布面的声音,格外清晰。 针线穿梭间,十余名绣娘正飞针走线,绣制作品。4月8日,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记者来到位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城区的花间刺绣合作社,这里是马边第一家刺绣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社彝绣展厅,记者被一张彝绣人物肖像吸引住了:翠竹掩映下,彝族姑娘正摆弄着耳饰,独特的平针绣、乱针绣法形成错落有致的光影,人物更显灵动。
乔进双梅绣制的“自画像”。乔进双梅 摄
“这是我的自画像。”合作社负责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乔进双梅眼中透出自豪。“这幅画,打破了很多人对彝绣的原有印象。”她说,小凉山彝绣的特有技法,能把光影“锁”在方寸之间,这也是她传承发扬小凉山彝绣的底气。
小凉山彝绣有上千年历史,过去都是自产自销,纹饰花样也很固定。“想要赚钱,没点新花样肯定不行。”乔进双梅坦言,自己还一直关注大城市的流行趋势。
除了技术,还要适销对路。如今,合作社在上海、香港等地都有固定买主。2019年起,她还搞起了网络直播带货,彝绣最远卖到澳大利亚。
绣娘们展示传统技艺。夏平 摄
在合作社里,一个背着娃娃的年轻绣娘,吸引了记者注意。她叫吉罗西子,是最早进入合作社的绣娘。她闲暇时过来兼职,一年能增加一万多元收入。“以前做梦都想不到。”
在马边街头,聊着家常绣着花的老阿妈,背着娃儿纳着鞋的年轻妈妈,随处可见。下午三点左右,陆续有带着成品绣品的妇女前往合作社。“合作社提供半成品材料,绣完后再返回合作社,每件能赚50到200元不等。”家住烟峰镇的莎玛果果,骑了50分钟摩托车来到这里。
在合作社中工作的绣娘。邓欣 摄
2015年至今,花间合作社累计带动800多名彝族妇女增收,其中“精品绣娘”月收入超过1万元。让乔进双梅高兴的是,刺绣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马边县妇联组织绣娘到广东、江苏等地学习,学成而归的绣娘再开展培训,带动其余绣娘提高技艺。乐山市将小凉山彝族刺绣,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支持彝族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重要手段,截至2021年,2万名彝族绣娘活跃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人均年增收超1000元。
“收入增加后,我家买了新房,孩子也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中读书。生活好了,大家都注重‘收拾’了。”坐在街边刺绣的吉罗西子起身,收好刚完成的绣片,抹平衣服上的皱褶,操起扫帚清理附近的边角料。“现在养成了习惯,房子打扫干净,才舒服嘛。”同行的马边县妇女联合会主席王英十分感慨,彝绣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增收,也让文明新风“吹”进了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