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
再过半个月,四川将正式入汛。4月15日,四川举行全省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视频会议,研究部署我省提升防汛抗旱能力的一项创新举措——建立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
记者在会上获悉,据气象预测,今年汛期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整体呈“北多南少”,江河汛情偏强,预计大渡河上游、青衣江下游、涪江中下游、渠江中下游可能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面对今年防汛形势,上述机制有何特点?又将如何发挥作用?
流域一体化管理,告别“各唱各的调、各喊各的号”
“2020年,我就深刻体会到了流域联防联控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乐山市副市长雷建新回想起当年“8·18”特大暴雨洪水过境,洪水淹过乐山大佛脚趾、凤洲岛紧急大转移。
面对乐山险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科学调度上游紫坪铺、瀑布沟和青衣江流域水库群,减少乐山岷江洪峰流量10000立方米/秒,乐山得以脱险。
“那次洪水应对方式,很好体现了流域联防联控的思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流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江河水旱灾害不是一段一地的孤立事件,必须从全流域视角来统筹应对。
这方面,四川早有所实践。2014年9月,经省政府同意,成立了由达州、广安、巴中三市组成的渠江流域防汛指挥部,近8年来,渠江流域实行“扁平化”防汛调度模式,成功应对多场流域性洪涝灾害。特别是在防御2021年“渠江第1号洪水”过程中,通过科学调度5座水电站,渠江沿岸城镇减淹2米。
渠江的成功经验,在于坚持流域“一盘棋”,打破了“小格局”。渠江流域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达州市副市长张杰介绍,按照“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由达州市长任指挥长,达州、广安、巴中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指挥长,每年汛前,指挥长都会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流域防汛工作,杜绝了各唱各的调、各喊各的号。
以此为借鉴,去年9月,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了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长江(金沙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覆盖了全省21个市(州),全面推行流域一体化管理。
在“联”字上下功夫,各地、各部门将联动协作
在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后,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已展露头角。
去年10月,在应对嘉陵江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过程中,实现了防汛零伤亡,减少受灾人口21.65万人,并提前1个半月完成340亿立方米水电水利蓄水目标,成为我省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运行的一个良好开端。
“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的运行是否有效,关键就在这个‘联’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立足流域强化“联防”、聚焦风险强化“联控”、突出重点强化“联治”、围绕实效强化“联动”。
具体来说,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后,“防”的基础必须要进一步夯实,加快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流域联合防御体系。此外,各流域的水旱灾害隐患排查、演练及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都不能“各自为政”,上下游、左右岸要联合起来备物资、控风险。
当前,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之间还存在本位思想,规划不联动、标准不统一、信息不通畅等问题时有发生。而从过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经验来看,流域各类资源力量统一调度,就会更快行动、减少损失。
对此,省上和地方有所分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统筹协调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市地间、部门间防洪关系,发挥好组织、指导、协调、监督作用。各地作为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机制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人员和力量统筹调配。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上述负责人表示,流域联防联控对我省来说,虽然有工作基础和经验积累,但总体上是“新事物”,需要各地、各部门联动协作,加强探索,确保责任和要求落地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