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一路花香,一路阳光,4月的攀枝花不仅鲜花盛放,还多了股毫不遮掩的热情。“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走进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刚拐进村口,两个颇具现代艺术气息的黄色建筑物映入眼帘。
仔细一看,原来是座公厕。 “我们村,从‘头’就有点不一样!” 禹王宫村党总支书记李波笑呵呵地说。
“走,先去我们村的葡萄种植基地看看,去年一斤最低能卖35元。”接过李波递过来的草帽,我们从村口往左走,步入白色大棚,一片青绿涌入眼中。
禹王宫村里的葡萄种植大棚。陈姝妤 摄
正对大门,一条长约1公里的红砖“迎宾道”上方,一条条葡萄藤顺着木架蜿蜒向前,路两边的田地里,藤蔓正向上生长。这个占地约300亩大棚,正是禹王宫村特色农业版图中的重要部分。
禹王宫村地形狭长,沿安宁河排布,土地分散,村民们同样习惯了分散种植。技术跟不上,安宁河谷优越的自然条件也帮不上忙,收成要看天“脸色”。
困则思变,村两委带头打破传统经营观念,动员村民将承包农用地集中流转出来,引进专业农业公司,由公司投资2400万元,栽种高品质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村民黄建华就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来,除了每年每亩4000元的固定收入,他还在大棚里学技术、赚工资。
300亩葡萄地既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又让禹王宫村找到了产业发展的“密码”——化零为整,规模发展。
步出大棚,一条栽满月季的小径引着我们向村子深处走。抬眼一瞧,白墙灰瓦,一栋栋三层白色小楼交错排列。这一片房屋是村里建造的康养民宿,有个灵动的名字——鲜花里。从去年7月投入使用以来,入住率达到95%。
禹王宫村里的“鲜花里”康养民宿。陈姝妤 摄
这便是禹王宫村的第二个尝试,对散落在村子各处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调规,形成27亩地块,统一进行打造。民宿引来了客人,村子闹热起来,75岁的叶安芬和老伴在自家院子里整理出5间客房,稍加改造,也成了一座康养小院。“之前没见过,不知道民宿该咋弄,比照着前前后后的屋子,我们也试试。”今年,她家已经接待了两拨客人,说着说着叶安芬还唱起了《迎客歌》。
现在,村东头,鲜花里民宿二期工程已经开工;村西头一块村民闲置宅基地也被有偿收回,名叫“花瓣雨”的精品民宿正在建设中。
村民们出门剪葡萄、摘番茄,在村里打零工,回家打理自家康养民宿,招待远方来客。“我们村里样样好!下次就到我家来住几天。”离开禹王宫村时,叶安芬笑着向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