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岁马老还在创作!研讨会上,他们这样谈论马老和《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2022-05-14 17:16: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成博

2021年3月,在马识途宣布封笔半年多后,一则他正通过回忆创作一部早年在西南联大学习甲骨文的新书的消息引发众多关注。在这本最终定名为《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的书中,马识途回忆了他当年在西南联大古文字学专业求学时,罗常培、唐兰、朱德熙、王力等先生讲授的古文字学,尤其是唐兰先生的甲骨文研究精髓,同时记录了他当年对部分甲骨文研究,以及他现在对甲骨文做的形训注解,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马识途,四川人民出版社)活动主办方供图

5月13日,在第八届马识途文学奖颁奖典礼后,来自四川大学、四川省作协、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文学评论家、作家、学者、出版人共同参加《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学术研讨会,围绕马老传奇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实践,探讨一位108岁作家、革命家“革命”与“学术”交织的青春。

谈新书:适合大众读者

“我认真读过《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既涨了知识,又感受了当年西南联大师生在校园里、课堂上的精神风貌。整本书看下去,为这些前辈们对中华文化深刻的热爱所感动。”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在视频连线中分享了自己阅读《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的体会与感受,“一个人对民族、对国家的爱,最根本、最深邃的一个层面就是对文字的爱。”

阿来在与马老的日常交往中,经历了马老从宣布封笔,到封笔之后《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两本回忆性质的著作相继问世的全过程。阿来表示,“马老的新书对于普通阅读者的价值是很高的。”

重修《汉语大字典》项目负责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雷汉卿教授长期从事汉语词汇学、训诂学,及汉字文化、汉语言文字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从一个专业研究者的角度出发,雷汉卿认为,与当下很多作者通过自己发挥来解释文字的作品不同,“比如,马老在书中根据回忆写下的唐兰先生在西南联大课堂上所讲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在目前同行的唐兰著作中是看不到的,马老通过回忆将它们记录下来,成为了语言学研究中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雷汉卿表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相比于大部头的语言学、文字学著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这种深入浅出的内容形式,其实更适合作为初学者的入门读物,他也将向学院建议,把这本书列入川大中文系学生的通识课程书单。

作为一位非文字学专业的读者,马识途的外孙刘晓远也从《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的通俗性角度出发,谈了谈对自己爷爷新书的理解。“爷爷这本书本来也不是学术类的专业著作,而是适合大众读者,具有科普性质。从爷爷的书中,既可以看到当时学者进行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热情,也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作为在教育行业工作的我,真的是受益良多。”

谈精神:108岁的马老保持着革命者的青春

“《夜谭续记》出版后,马老说他要封笔了,我说他可能封不了。果然,107岁时马老又出新书,因为青春的记忆像火一样燃烧。这本书不只是要说文解字,还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文字源头、从形义之间从容展现。”阿来表示,“马老凭着他的记忆,将他早年在西南联大学习甲骨文的课堂笔记复原。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代学人对文明的起源、文化的起源、文字的起源的不懈探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对马识途百岁高龄再写新书的精神赞叹不已,“在这本书中,我读出了当时的西南联大师生们对国家命运、民族走向的关切,以及对知识、文明之根的那种渴望和追求。这是一本甲骨文笔记,也可以说是一部知识分子正气史、骨气史。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天地无私心里宽的境界,看到士人做学问的冷静和从容。”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周维东教授认为,马老以如此高龄,写这本书,“除了传达出一些语言学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他想要传达出一种讯息:希望学生踏踏实实学知识。此外,这虽然不是一本专门写甲骨文的学术专著,但是马老分享自己学习甲骨文的心得感受。让我们看到他当年跟老师之间的互动,学习知识的纯粹、执着。所谓的立德树人,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谈创作:马老封笔未停笔,还在进行文学创作

“《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还要把这本书一版再版。”研讨会上,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的发言,体现了马老新书的市场需求。黄立新也分享了一些马老新书的出版细节,“2021年1月22日,我们去马老家,他拿出手稿承诺给我们出版,我们深受感动。马老治学非常严谨,还雷厉风行,在整理出版《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手稿的过程中,我们把需要处理的几十个问题交给他。当时107岁的马老拿着放大镜,一个个地查证批注,不到一周就处理完了。”

黄立新说,由于这本书中的笔记内容是马老靠着记忆打捞出来的,马老曾谦虚表示,担心一些知识如果不准确,会贻笑大方,“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甲骨文专家李宗焜教授对内容进行了审读,其中的文字学知识经过专业学术圈的认可。而且,这本书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它更像是一部马老在西南联大的求学口述史,具有不可复制的史料价值。”

马老宣布封笔前后,阿来曾到马老家中探望,当时有个细节,被阿来看做是马老“封不了笔”的证明。“当时,马老跟我说,他一直有一个长篇小说没写完。于是他用了大概40分钟时间,把小说的构思给我讲了一遍,说他现在封笔了,把这个故事送给我,让我来写。我当时就说我不敢要,我看他讲起故事来滔滔不绝的样子,就知道他还会写。”

阿来的判断也从黄立新那里得到了印证。关于马老的创作近况,黄立新还透露称,据他观察,马老目前并没有封笔,他还在写,“应该是一部长篇小说,我们还会一直跟踪马老的新作,也请大家持续关注四川人民出版社与马老著作出版的互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