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陕苏区纪念馆,看峥嵘年代里的“红旗漫卷大巴山”|文博场馆新体验①

2022-05-16 16:13: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打卡时间:2022年3月15日

打卡地点:巴中市通江县川陕苏区纪念馆

地标简介:川陕苏区纪念馆原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始建于2012年。2020年,按照“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军烈士纪念地、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纪念馆进行了改造提升。提升后的纪念馆建筑面积6716平方米,展陈面积3170平方米。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图片由川陕苏区纪念馆提供

驱车沿着镇广高速从通江行至王坪,经过全长33.4公里的红色主题高速公路,就到了川陕苏区纪念馆。看着分列大门两侧的“赤化全川”“拥护红军”景观石刻,思绪很容易就被带回到那个红军战士们为了崇高理想浴血奋战的年代。3月15日,怀着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之心,记者走进这座仍在进行布展优化,尚未正式对外开放的纪念馆。

提升后的纪念馆以“红旗漫卷大巴山”为主题,全景展示了红军创建、发展、建设、保卫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穿梭在文物与展板之间,仿佛在阅读一首无韵的史诗,光荣与梦想,在步履经行处久久回响。

“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

川陕苏区纪念馆所在的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在1934年时曾是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所在地。当时,大量的战斗伤员在这里接受救治,也有很多不幸逝世的红军战士永远地安息于此。与纪念馆毗邻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唯一一座红军为牺牲战友修建、安葬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25048具忠骨的在此长眠,鲜红的五角星在大巴山的阳光下熠熠闪光。

川陕苏区纪念馆

从远处看去,川陕苏区纪念馆的建筑外观像是一座桥,正中的序厅刚好位于“桥身”下方。川陕苏区纪念馆馆长黄飞告诉记者,这个设计灵感,来源于1934年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评价川陕根据地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

川陕苏区纪念馆讲解员李晨曦告诉记者,1932年10月,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四方面军撤出根据地,转移到川东北和陕南边界地区,与当地人民群众共同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由于政策得当、措施得力,根据地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到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已有5个军、8万余人,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达42000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控制了8座县城,建立了23个县市革命政权。

位于川陕苏区纪念馆序厅的大型浮雕

“1918年-1923年的五年间,通南巴地区的控制权就五易其手。军阀、地主、官僚相互勾结,压榨穷苦百姓,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透过展厅墙面上的一张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李晨曦向记者介绍起了川陕苏区建立前当地人民艰苦的生活状况,“正是在这种压迫之下,刘伯坚、吴玉章、王维舟等早期共产党人领导川陕边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揭开了川陕边人民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序曲。到1932年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边界地区,地处大巴山深处的通江王坪,走到了中国革命的前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

红四方面军解放通南巴后,迅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根据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

在纪念馆内,记者看到了红军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这是红军入川后刻写的第一幅巨幅石刻标语,单字高3.15米,宽2.62米,笔画深0.2米。”李晨曦告诉记者,1932年到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这一历史时期,为了组织群众和震慑敌人,在通江境内书写錾刻了大量的石刻标语,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为根据地各县(市)之冠。

川陕苏区纪念馆内的石刻标语模型

红军在川陕苏区,一方面要同反动势力进行武装斗争,另一方面也积极组织生产、宣传革命思想。从1932年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至大巴山,到1935年北上抗日的两年多时间,川陕苏区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在纪念馆里,记者看到的一篇名为《加紧识字运动》的时政论文为我们展现了苏区人民在红军感染下,积极学习的新面貌。这是发表于1933年11月22日的《少年先锋》上的文章,“红军入川前,穷人的孩子不能上学读书。红军来了以后,号召青少年积极上学读书,努力学习文化,创办《少年先锋》正是这项工作的具体体现。”围绕学习,《少年先锋》配有“加紧学习”“学习足球”“学习篮球”“送子参军”“消灭刘湘”等插图,还刊发了《赤色儿童歌》,中心突出,宣传效果良好。

川陕苏区纪念馆内景

红旗漫卷大巴山。川陕苏区纪念馆静静矗立于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像一幅画卷,将星火燎原的故事徐徐展开,也像一座丰碑,向后人昭彰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