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锦城艺术宫到四川大剧院,成都人文地标焕新

2022-05-25 17:42: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打卡地点:四川省成都市人民中路1号四川大剧院

地标简介:四川大剧院前身是1982年开始修建的四川省锦城艺术宫,后者是四川戏剧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老牌剧场,2019年8四川大剧院正式替代服役30年的锦城艺术宫,作为全省文化新地标登上舞台,剧院采用汉代建筑设计风格,地面主体外部用篆刻方正花纹镂空,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四川省演出展览公司运维,总投资约8.7亿元。

一记组合拳,激活演出活力

走到四川大剧院门口已是傍晚,晚高峰的车辆熙来攘往交织在天府广场。

这个时候,正是四川大剧院活跃的时间点,华灯初上,一般演出在7点半左右开始,辛苦了一周的上班族们,此刻能够和朋友相约,赶着来自城市四面八方的地铁,在四川大剧院汇聚,放松地享受一个愉快的夜晚。

舞剧《朱鹮》      

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来四川大剧院看演出多了一些陌生又暖心的细节。

四川大剧院门口的铜像广场前,一般是核酸检测点。“现在我们凭借观演的票根,可免费为观众提前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四川大剧院总经理、四川省演出娱乐行业协会会长刘传说道。2021年,四川大剧院提出“可退,可买,可测”的安全保障措施,自付成本为观众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2021年10月28-31日,四川大剧院为舞剧《朱鹮》、音乐会《多彩的旋律》的观众提供了连续四天、共计2100余人的免费核酸检测服务。暖心的行动收获了观众和行业好评。

来到大剧院二楼,各种大型演出在此上演。四川大剧院成立后,一边深度开掘演出主业,一边抗疫也一边激发着演出活力:主导开展“爱心传递 中柬联动 四川海外演艺企业在行动”——《吴哥王朝》联合东盟各国中国商会助力湖北抗“疫”义演活动。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四川大剧院联合文化企业共同打造抗疫题材原创音乐剧《遍地英雄》,上演后反响热烈。

一次华丽转身,锦城艺术宫升级四川大剧院

承载着锦城艺术宫的老四川回忆,四川大剧院这座人文地标,从诞生之初就受到业内外的关注,内外都在不断更新。

从街对面的锦城艺术宫望去,四川大剧院总体呈汉代建筑设计风格,主体外部用篆刻方正花纹镂空,显得古雅别致。刘传介绍,这个庞大的矩形建筑总建筑面积为5.9万平方米,是锦城艺术宫的3倍。

大剧场内部      

通过安检后走进剧院,宽敞的一楼大厅,四面八方传来的音乐让观众提前进入演出氛围。走上几级阶梯,主剧场便呈现在眼前。1600多个红色座椅抬眼才望得到头,底部的舞台在上百盏金色灯光照耀下异常绚烂,可容纳数百名演员同时表演。高处的控制间里,工作人员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控台系统控制灯光和音效,细微、精准程度感官几乎难以分辨。

音乐剧《遍地英雄》      

据四川大剧院副总工程师孙建国透露,四川大剧院的“双剧场”结构最值得关注。其中大剧场有1601个座位,小剧场有450个座位,并邀请国外声学专家量身定制,以保证“双剧场”能同时承载多场演出活动。在兼顾隔音与声效时,也能最大化地运用空间。

大剧院免费为观众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大剧院的开幕首演是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男一号王俊佳曾多次在锦城艺术宫演出,当时成为第一批体验大剧院的演员,他评价道:“升级了太多,硬件已经达到国内较高水准,有些功能我们还从没用过。”

主剧场正上方是三楼的小剧场,这里安静得像另一个世界。刘传说,这种上下大小剧场重叠的设计方式,在国内尚属首次,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为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每个剧场周边墙体还采用双层墙结构,顶面采用双层吊顶。目前,小剧场常常作为各种剧组见面会的场地,人气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成都戏剧季、“陈佩斯喜剧作品展演单元见面会”、剧本交易会等都曾在此举行。刘传表示,四川大剧院利用这些空间开发譬如文创产品孵化、艺术人才培训等更多功能,形成综合性文化艺术场馆,力争打造成为西南文创艺术高地。

“深度开掘演出主业,培塑四川文化演艺品牌,对标国内一流剧院水准,提升软件服务品质。”刘传说道。据统计,四川大剧院建成以来,引进了原版歌剧《图兰朵》、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江苏昆剧院孔爱萍、石小梅《牡丹亭》等150个剧目。

除高品质的剧目,四川大剧院还举办了第二届四川艺术节闭幕晚会、首届成都戏剧节、首届“剧美天府”展演季、四川省第五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等大型活动和惠民演出。此外,四川大剧院还开发推广自主票务平台,全新开发自有票务系统、小程序,优化新媒体矩阵,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完善的现代数字文化服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