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娜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粽子如何选购?吃多少合适?自制粽子需要注意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四川在线邀请到三名营养学专家解答,助大家放心享受节令美食。
怎么吃?
粽子可作为早餐主食,一次咀嚼20次以上
省妇幼保健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琚表示,粽子本身食材对人体有好处。“包粽子的荷叶、箬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少量食用粽子有利于血管畅通,控制血压,对血脂起综合调节作用。粽子里常放的红豆、绿豆等食材有消肿功效,红枣等有补气健脾效果。”
张琚提倡若把粽子当主食,可早上吃,但别空腹吃,同时减少其他主食量。张琚建议,咸粽可搭配如白萝卜、苦瓜、冬瓜等蔬菜,或助消化的清茶,如普洱、山楂茶等;如果吃甜粽,建议食用天然食材作为甜味来源的粽子,比如红枣、枸杞、葡萄干粽,搭配鸡蛋、牛奶及蔬菜等食用。在吃粽子时充分咀嚼20次以上,在口腔中用唾液帮助胃肠提前磨碎糯米。
张琚提醒,对于含慢性咽炎、胃炎,及老人和儿童等消化能力差人群,粽子一次吃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即可,最好趁热吃,“粽子冷了和米饭一样,也有回生现象,造成消化不良。”
“普通人常感到吃粽子不易消化,是因为一次性吃太多。”张琚解释,糯米粽子里富含支链淀粉,与含直链淀粉的米饭相比,更易与消化酶结合,和同样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米饭相比,摄入糯米更容易饿,从而容易一次性进食过量。
不易消化的另一个原因来源于糯米制作过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严同解释,粽子比糯米饭更加致密紧实,导致在胃肠道里分子结构很难延展,与消化液接触不充分,再加上粽子黏性很强,加大了消化难度,造成消化不良。
成都三六三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李雪提醒,如果吃糯米粽子感觉不易消化,糯米可换用黄米,或者糯米、黄米掺着包。
怎么选?
注意查看包装上的营养素参考值
选购时,如何保证食用安全?张琚提醒,购买时居民需特别留意粽叶颜色是否异常青绿,“有不法商贩为卖相好看,可能把粽叶用硫酸铜浸泡漂成绿色,如果硫酸铜等重金属物质渗入粽子里,本身有疾病的人胃肠道处于受损状态,重金属易渗透到血液中,造成伤害。”
专家提醒选购粽子要注意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预包装粽子时,最好了解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等参数。李雪建议购买时尽量选择数值相对较低的粽子;张琚提醒,居民要特别注意含钠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要求,成人一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如果成分表里显示每100克含钠200毫克,一个200克的粽子就含有400毫克钠(1克盐),当天相应的其他食材就要尽量减少含盐量。
当前,市面上出现不少“无糖粽子”,李雪表示,“无糖粽子”或许没额外添加糖,但主要原料糯米是主食,属高升糖指数食物,进食后仍会升高血糖。张琚表示,“无糖粽子”中的代糖食用过多也会破坏肠道菌群。
李雪提醒,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甜粽,可选择原味杂粮粽或八宝粽,不蘸白糖;痛风患者不宜食用含有海鲜和动物内脏等的粽子。
怎么做?
制作过程中粽叶和丝线都要煮沸
如果是自家包粽子,“一定注意新鲜卫生,防霉变”。张琚表示,粽叶提前浸泡,粽叶、丝线等最好煮沸后使用,糯米也需浸泡几小时,避免烹饪时夹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人群可将糯米适当换成部分杂粮,如薏仁、红豆、绿豆、糙米等,但杂粮要提前浸泡,以便充分吸水。咸蛋黄和鲜肉等食材需提前腌制,以延长保质期。
“为增加口感,很多粽子用猪油拌馅,但猪油多的粽子不适合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利于控制血脂。可将猪油替换为少量花生、芝麻、腰果等食材。”张琚说。
粽子如何烹饪更可口?李雪表示,蒸和煮更为健康,煮生粽子最好用温水,粽子上用重物压住,避免漏米和夹生。素粽子蒸煮时长不少于2个小时,肉粽最好不少于3个小时。张琚提醒,熟粽子也需烹饪10到15分钟。
张琚建议,手工自制粽在冰箱冷冻零下20℃环境下,储存一般不超过10天,最多不超过1个月,冷藏粽子最好3天内吃完;若粽子抽真空保存,可适当延长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