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四川西昌市、简阳市、彭州市、射洪市四个县(市)上榜。其中,彭州市和射洪市是首次入围。这也是全国百强县评选以来,四川入围数量最多的一次。(回顾:2022赛迪百强县发布 四川4地上榜)
那么,四个县(市)入围全国百强,对四川的经济地理、发展格局乃至新型城镇化进程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带着问题,四川在线记者走访了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
现状如何看?
是精心培育和全省经济发展的结果,让经济大省的底部支撑更足
四个县(市)入围全国百强,其中两个新入围。无论入围总数和新入围数量,均位居西部前列。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首先,这是四川精心培育的结果。”省发展改革委县域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自去年开始,四川便对全国百强县的“种子选手”和已入围者有针对性地“开小灶”。具体来说,采取“一对一”制定支持政策和创建方案,不断倾斜资源和政策,提高其产业支撑、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已入围者提高位次、“种子选手”脱颖而出。
其次,在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看来,作为全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县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标志性指标。因此,本次四川四个县(市)入围全国百强,既是全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更是四川经济发展县域支撑的表现。
去年,全省经济总量迈上五万亿新台阶。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县域经济的重大贡献。
统计显示,去年,西昌、简阳、彭州和射洪四地的经济总量分别达到630亿元、620亿元、602亿元和490.09亿。从微观层面看,西昌、射洪两地经济总量占凉山州和遂宁市的比重均达到三分之一左右,是所在市州名副其实的县域经济龙头。从全省层面上,去年,前述四县(市)加上全省11个GDP总量过千亿的11个区,经济总量已达到1.92万亿元,以全省8%的县域数量,贡献了全省35%的经济总量。
“可以说,有了百强县为龙头的县域打底,四川的经济总量才能再上新台阶。”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盛毅表示,全国百强县数量再创新高和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五万亿“互为因果”。
下一步怎么干?
“一县一策”、精准培育,打造更多千亿级县域经济“领头羊”
放眼未来,县域不仅是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底部基础,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那么,如何培育更多的全国百强县?
“说来说去还是要抓经济。”盛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本次发布的榜单中,全国43个千亿级县(市)全部入围,且“霸榜”前50位。与之相比,四川的县域经济规模总体偏小、工业基础偏弱。目前,入围全国百强的四个县(市)距离千亿目标仍有不小距离。
如何抓?
“总结既有的经验,朝着千亿目标冲刺,最终打造县域经济领头羊。”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四川将采取“一县(市、区)一策”,精准安排培育资金和项目,加强统计监测和动态评估,重点实施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扎实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科创基地培育和品牌创建等重点工作。
其中,重点对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市)倾斜政策和项目资源,指导其做大总量、提升能级,在冲刺千亿目标的道路上,进一步巩固提升其全国百强县的位次。而对有望进入全国百强县者,将优中选优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培育,倾斜项目资源和政策。
措施能否落地,关键还看考核“指挥棒”。记者了解到,四川已逐步建立起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双榜单制度。县(市)政府年度考核,将主要突出主体功能分区和协调均衡需要。同时,同步开展评选表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评选发布四川县域经济工业强县、综合实力强县等竞争力榜单,最终引导各县(市、区)竞相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