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机不停机,手机不关机!疫情下,他们守护超200名血透患者“生命线”

2022-07-31 15:19: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张炼

周义献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终于能睡五个小时了。”7月31日,成都龙泉驿区专业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简称医疗救治组)成员李燕接受采访时说,她能稍微舒一口气了。

7月19日,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暂停门急诊等医疗服务;7月21日,成都龙泉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本辖区居民非必要不离开龙泉驿区……从7月19日到31日近两周,“连轴转”是李燕和同事们的常态。

李燕(右)和医疗救治组的同事们。

在医疗救助组,有李燕在内的龙泉驿区卫健局医政科全体成员,还有紧急抽调的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龙泉驿区中医院、龙泉驿区医保局等工作人员。队伍不足10人,但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她们既要重点关注高龄孕产妇、肿瘤患者、定期输血患者、高龄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的医疗需求,满足辖区居民日常的医护工作,还要负责全区核酸采、送、检的统筹协调和调度。

其中,及时解决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的透析问题,是医疗救治组最棘手的难题之一。经摸排,龙泉驿区内需要另外协助寻找透析渠道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超200名——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21岁,超半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血透无法及时保障,意味着他们的生命很难延续。

为了患者透析不中断

医护人员记不清每天要打多少电话

统计信息是第一道关。“根据病情,血透患者每隔一两天就要透析,因为疫情防控,患者的风险类别和健康码时常动态变化,有的今天是绿码,明天变黄码,居住地今天还是低风险,明天可能变成中风险或高风险。”李燕说,不断变化的风险类别给分流、转运带来很大困难,这就需要每天电话给超200名患者逐一核对健康码、密接次密接、中高风险、核酸检测及基础传染病情况。

当电话核对后,医疗救治组还要根据患者居住地址与中高风险区情况逐一复核,在送患者去治疗的车上,还要当面和患者进行第三次健康信息核对,以便精准匹配可满足透析需求的医院。

做好统计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转运患者分流。“记不得每天给患者和医院打了多少个电话了。” 李燕坦言,有些患者健康码动态变化,部分医院又不具备接诊红码患者条件,就要一直和多家医院协调沟通。“中高风险区和红黄码患者需要全程闭环,特别是红码患者,需要单独透析区域,负责救治的医生也可能因为转为红码进入闭环管理。码一变,对接的医院也可能马上要变。”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区政府和龙泉驿区、成华区和青羊区卫健局协调之下,成都长江医院、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主动承担起绝大多数患者的血透。在7月19日至24日这几天,医护人员连夜作战,血透机不停机,为患者生命护航。

记者了解到,这部分血透患者不仅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还多伴有一些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为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医疗救治组还启用远程诊疗模式,在线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为了让患者更有安全感

他们不关手机、闭环转运

医疗救治组还需要做的,是安抚患者情绪。

“我们到哪里做血透?”“时间定了没?”患者总会反复追问这类问题。

“你等我们的电话,一定会给你安排好。”“你放心。” 这是李燕在电话里常说的话。

据一名医疗救治组成员介绍,在7月19日到24日,医疗救治组确定的多家分流医院,需要在保障自身患者得到正常治疗的前提下,协助解决这部分血透患者的透析问题。医院通常会在晚上专门加班,甚至通宵给患者做透析。

“这些患者的透析往往在下午或晚上,有患者担心没被安排,就会在前一天晚上或凌晨给我们打电话倾诉苦恼。当他们听到我们还在给他们安排协调救治的事宜,也就放心了。”为了让患者更有安全感,李燕和同事们有着同样的默契:24小时不关机。

安全转运患者也很重要。对非封控区绿码患者,医疗救治组会根据当天点位安排,协调龙泉驿区交通局调度大巴车集中转运到分流医院,期间大巴车师傅会在那里一直等患者全部透析完后再将患者送回,有时一等4个多小时,有时是通宵。对于中高风险区的血透患者,医疗救治组则是安排救护车一对一接送,确保患者和医院双安全。

龙泉驿区中风险区临时医疗点。

两个好消息在7月25日和28日陆续传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龙泉驿区决定采用“四集中”模式——集中专家、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来解决部分患者出区治疗的问题。辖区内的两家医院先后接力——24日这天,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主动担当,将沿山路院区连夜腾空作为集中收治龙泉驿区红黄码患者的定点医院,25日正式接诊;28日凌晨,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也作为龙泉驿区红黄码患者定点医院投入使用。

至此,龙泉驿区所有血透患者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李燕和同事们的工作还没结束。目前,龙泉驿区对每一个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设了临时医疗点——每个点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辆车及基本药品和设备,医护人员会“一对一”上门诊疗,满足居民常规医疗需求,李燕和同事们负责这些点位设置、医务人员的调度协调和风险区患者就医需求的动态摸排,对超出医疗点接诊能力的患者进行统筹分诊。目前,龙泉驿区超过3000人次通过临时医疗点得到救治,守护超200名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龙泉驿区卫健局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