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观察丨会东:8000余亩撂荒地变“致富地”

2022-08-02 10:52: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张学军 代会龙 四川在线记者 何勤华

7月27日,在会东县乌东德镇大梨树村的凤梨种植基地现场,记者看到,村民正收获香甜的凤梨。自6月中旬凤梨上市热卖以来,基地销售收入已达七八万元,预计总产值能达到50万元。

村民田兴友说,这片凤梨种植基地在两年前还是一片撂荒地。


会东县乌东德镇大梨树村凤梨种植基地。代会龙摄

大梨树村六组地处金沙江畔,土壤层薄、有机质含量低,粮食作物产量低,当地群众长期外出务工,导致部分田地撂荒。今年,村两委流转200亩闲置撂荒地打造成凤梨产业(试验)基地,采用农户“资金+土地”入股的方式经营,种植了金钻17、台龙16、卡茵三个凤梨品种,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土地流转有租金,平时还能在基地里打工增加收入。”田兴友很高兴。


会东县乌东德镇大梨树村凤梨种植基地。代会龙摄

盘活撂荒地,会东县野租乡走的是另一条路子。

野租乡地处高海拔地区,产业薄弱,农户外出务工情况普遍。今年,该乡与云南牧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牧草种植,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规划种植牧草5000亩。

目前,野租乡已和该公司达成协议,每吨牧草合同收购价180元至220元,争取建成一个省级种养循环产业园区。

今年以来,会东县对各乡镇(街道)逐村、逐户、逐块全覆盖摸底,梳理建立撂荒地整治工作台账,因地制宜选择复耕复种农作物品种和技术模式,通过农户自行复耕、农业生产托管、集体统筹经营等方式全面整治撂荒地,目前已恢复耕地8000余亩。

同时,通过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让撂荒地化身“致富地”,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