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菱 泸州观察 周梦颖 魏杰 摄影报道
“两岔河提灌站下游300米处的抽水管出现漏水,我们快去看一下。”8月16日上午,接到水管漏水的消息后,泸州市古蔺县水务局兴农村镇供水总站龙山片区负责人冯三娃立即赶往现场。
因持续高温天气,古蔺县大部分乡镇(街道)局部地区发生伏旱。8月12日,古蔺县启动四级抗旱应急响应。为了保障水源供应及安全,古蔺县水务局兴农村镇供水总站成立9个抗旱应急小组,专项负责古蔺县各辖区供水站的找水、取水、保水工作。冯三娃,便是龙山片区抗旱应急小组的一员。
抗旱应急小组如何工作?记者跟随采访。
两岔河提灌站,两根黑色管道正在抽水。
抢修破裂管道
24小时保障抽水工作有序进行
到达两岔河提灌站后,冯三娃与4名检修人员立即卷起裤腿走进河沟,研究起漏水管道来。时值中午,烈日当空,短短几分钟,他们的脸颊已挂起大颗汗珠,衣服也被浸湿。
“长时间抽水,管道与管道间的接头处破裂了,所以才会有几股水滋滋往外冒。”说着,一名检修人员拿起管道对接机,对破裂处进行修补。
记者绕着两岔河提灌站走了走,只见数十个防洪袋整齐堆扎,将两岔河截断,形成了约一米深的“水塘”;两根黑色管道一头“扎”在水塘里,一头沿着水流下游延伸,正在抽水。
“这里每天要抽调20小时、每小时15吨水至鱼化供水站,保障两个村一个社区约800户3000人的生活用水需求。”冯三娃介绍,为了保障水源安全以及抽水工作有序进行,还有人在两岔河提灌站24小时值守。
“我每天上午、晚上都要沿河巡逻,检查管道运作情况,然后实时汇报相关情况。其他时候,就呆在河沟旁边的阴凉处或者临时帐篷里,眼睛不离这条河,也算是应急小组的‘临时成员’咯!”两岔河提灌站值班员、正元村村民张杰说。14点10分,看到黑色管道周围不再有水外溢,他长舒一口气,“这下可以按时完成抽水任务了。”
古蔺县水务局兴农村镇供水总站站长杨胜勇正在鱼化供水站检查设备。
“翻山越岭”找水
全县找到193处新水源
“尽管有了两岔河,但还是需要不断寻找新水源,满足用水需求。为此,抗旱应急小组需要搜集各方消息,四处奔波,实地找水。”龙山片区抗旱应急小组成员、鱼化供水站负责人冯利说,一个多月来,小组成员们翻过山谷、进过溶洞,“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去七八个不同的地方找水。”
这几天,经多方打听,抗旱应急小组又在大村镇找到了新水源。“我们通过望、闻、问、尝,初步判断了新水源的安全性,再由水质检测中心到现场检测、化验。各项检查达标后,才开始建设提灌站。”古蔺县水务局兴农村镇供水总站站长杨胜勇表示,目前新水源的抽调管道已经安装完毕,预计当晚可以将水引到水厂。
抗旱应急小组在鱼化供水站查看储水池情况。
如何将新水源转换为安全卫生的用户水呢?在鱼化供水站二楼,记者找到了答案。
这里有7个露天水池,水池上方,一根黑色管道正在源源不断地放水。“这股水就是我们从两岔河抽调过来的。它们将在不同池子中反应、沉淀、过滤,最终在消毒、检验后,提供给辖区居民使用。”冯利介绍。
抗旱突击队奋战一线,相关部门也着力抗旱攻坚。为了保障古蔺县城供水安全,古蔺县住建局牵头,加快建设绵竹沟水库至一水厂引水管道,缓解城区供水压力;县水务局强化龙爪河至绵竹沟水源监督管理;县综合执法局加强从绵竹沟至龙头监督管理,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我们将持续统筹做好应急调水供水、备用水源调剂、应急物资调配等工作,确保抗旱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古蔺县防汛抗旱与救援专项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以来,古蔺县累计投入资金1039万元,出动抗旱力量18816人次,解决饮水困难人数68719人,寻找新水源193处、投入泵站286台、安装延伸管网456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