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曹凘源
8月尾声,虽已出伏,艳阳洒遍巴蜀大地。在同样热情似火的四川德阳,一场共话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未来的大会也徐徐拉开大幕。
8月27日至29日,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在德阳举办。这是一场清洁能源装备行业的世界级盛会,也是四川、德阳向全世界展示装备制造实力的一个良好契机。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一大批清洁能源装备企业翘首以盼,让人不禁发问——作为非省会城市的德阳,为何备受青睐,能成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
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主场馆——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 吴聃 摄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事关人类前途命运。今年入夏以来,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热浪,法国、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多个城市刷新高温纪录,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当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全球能源革命的主导方向和一致行动。
响应国家号召,四川的身影从未缺席。伴随着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四川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点亮”大西南到服务全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德阳亦是如此。得益于火热的三线建设,国家在德阳布局了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字号”企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德阳已成为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市,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东方汽轮机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示范应用场景。东方汽轮机供图
这是一种底气,更是一种信念。肩负四川省委赋予的“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重大使命,德阳正在完成从“重”装“制”造向“清”装“智”造的转变。面向未来,以建设工业制造强市为目标的德阳正有“备”而来,为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贡献德阳力量。
看产业实力:
能源装备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雁阵格局
8月初,一个喜讯从白鹤滩水电站传来。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白鹤滩水电站7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10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已投产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截至目前,白鹤滩左岸已有7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东方电机大型发电机定子装配现场。 东方电机供图
这是一个缩影。作为众多“大国重器”诞生的“摇篮”,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绩远不止于此。
数据显示,德阳现有各类工业企业6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2000家,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已经连续19年居四川省第2位。同时,“德阳造”发电设备年产量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量国内第一,重型燃气轮机等15个能源装备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据统计,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都由德阳制造,其中就有包括白鹤滩百万机组在内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国之重器”。
“重装”制造已成规模,下一步又将如何实现“清装”产业发展?
德阳的答案是,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雁阵”,在持续推动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构建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
“除了国机重装、东电、东汽、东方风电等一批头部企业外,德阳现有配套发展的中小企业6000余家。”德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雁阵”格局下,德阳目前已形成了从材料端到产品端的“源网荷储”全产业链——拥有以风电、水电、核电、气电、太阳能、氢能、地热能为主的“源”端装备;以先进电网装备为主的“网”端装备;以充电桩、节能电动机等为主的“荷”端装备;以抽水蓄能、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电池等为主的“储”端装备。
不仅如此,随着研发投入加大,德阳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作为四川清洁能源装备研发制造主要基地,德阳已建成了一批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近3年累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424项,其中68项达国际一流水平、21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迎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清洁能源装机预计将新增超过7亿千瓦,其中新增水电8600万千瓦、风电2.1亿千瓦、光伏发电3.3亿千瓦、核电190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3800万千瓦,将直接拉动清洁能源装备市场需求2万亿元以上。
“这也为我们德阳提供了机会。”德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德阳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产值达570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40%,“我们预计今年全年将突破650亿元、增长14%以上。”
看产业布局:
八大应用示范场景创多个行业第一
清洁能源装备特色小镇首个单体建筑亮相
24小时无人连续生产、40秒内从任意货位实现出库、99%以上质量稳定性、加工精度达到0.04毫米、人均效率攀升6倍……
走进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建成的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首条黑灯产线,生产线上昼夜不息正在加紧生产的就是首台我国自主研制的重型燃气轮机G50的第一个商业订单,它的研发、制造,打破了长久以来国外技术的封锁和垄断。
无独有偶,与东方汽轮机相距不远的东方电机厂区内,另一个“行业第一”也正式亮相。
走进东方电机重型制造数字化车间,这个曾被誉为“中华第一跨”的厂房前不久才完成了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智能化改造——车间内新建成的业内首个三维测量间正在进行着产品测量工作,机械臂扫描数据,精度可达0.03毫米,扫描的同时,旁边的电子屏幕上,行业首创的数字装配技术同步对产品真实装配效果与设计效果进行实时比对,让原本需要30天组装过后才能验证产品是否合格的周期大幅缩短。
东方电机定子冲片无人车间。 东方电气集团供图
从全国“首个”到业内“首个”,为进一步推动德阳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升级,德阳构建起8大应用示范场景,全方位向世界展示德阳“智”造的“硬”实力。
这只是德阳布局清洁能源装备产业版图的一部分。将视线转向德阳城南,一座正在建设的特色小镇正拔地而起。
今年6月,省政府印发通知,在德阳布局建设清洁能源装备特色小镇。小镇选址德阳经开区二重片区,包括部分二重厂区、东方汽轮机厂区、东方锅炉厂区,属于先进制造业类和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未来将聚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主导产业,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大空间,突出产、城、人、文相融合,构建形成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一廊一核三节点四片区”空间格局。
德阳清洁能源装备特色小镇首个单体建筑——小镇客厅建成。中机工程有限公司供图
日前,小镇首个单体建筑——小镇客厅正式亮相。“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里不仅是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展厅和科普馆,未来还将打造成德阳工业文化旅游示范窗口、德阳清洁能源装备展示窗口以及清洁能源科普宣传教育窗口。”德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小镇客厅采用眼睛、太阳、圆形LED等元素,表达多元宇宙的设计理念,大会期间将集中展示丰富的清洁能源装备元素,并配套招商推介、科普教育、工业文化展陈等多种功能,为专业人士和广大市民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看产业规划:
建设“五大中心”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力争2025年打造千亿级清洁能源装备产业
行走在德阳大地,“极限制造”的身影随处可见。
今年以来,几大龙头装备制造企业捷报频传——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制,目前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13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正式下线,刷新了我国风电叶片最长纪录;国机重装二重装备连续签订3台1000兆瓦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转子合同,并批量交付用户;所有部件总重量超过1000吨、全球结构尺寸最大的立式导水机构——葛洲坝机组在东方电机通过验收,各项指标远优于标准要求……
极限制造,是德阳将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放在首位发展的战略部署之一。紧盯“双碳”目标,围绕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德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加快部署推进清洁能源装备创新策源、成套和极限制造、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给、系统集成服务“五大中心”建设。
具体而言,着眼于研发环节,德阳将与成都协同共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以实施新一代核电、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等最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重点,打造世界先进的清洁能源装备创新策源中心。
着眼于生产制造环节,德阳将以加快建设国家级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培育清洁能源装备核心产业链,提升极限设计、极限制造、极限安装能力为重点,加快打造全球卓越的清洁能源装备成套和极限制造中心。
着眼于数字化应用环节,依托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德阳将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区和“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为重点,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建设一批数字孪生工厂,加快打造行业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中心。
着眼于产品配套环节,德阳将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行业标准建设、优化供应链平台为重点,加快打造国内知名的清洁能源装备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给中心。
着眼于制造服务环节,德阳将以实现“三个转变”为重点,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装备系统集成服务中心。“三个转变”即“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单一产品制造者向整体方案解决者转变、订单式生产向工程总承包转变”。
立足新阶段,德阳正在加快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走出老工业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子,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这样的决心已然化成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市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百亿级企业4户、50亿级以上企业10户,集群化配套率达50%以上,为我国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作出德阳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