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徐莉莎
“知道了,你说的这个问题我马上过来解决!”8月23日,航天科技七院所属的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火工”)机加车间特级技师黄觉安忙得脚不沾地。
去年6月28日以来,这个特级技师不再自己搞机加,每天多跑七八公里到一个产业集群,起早贪黑为几个民企搞技术服务。
得益于“资源共享、技术共生、能力共建、合作共赢”的泸州市航天产业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链主企业航天火工的产能激增,保障了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20.7%;加入联盟的企业也收获满满,产品生产效率翻倍,产值翻番;在链主企业带动下,泸州航天制造产业规模以年均95%的增速飞速发展。
这个多方共赢的联盟是如何产生的?它做对了什么,让航天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得以紧密结合?8月22日,记者来到联盟,采访了相关各方。
航天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战略联盟。
需求激增,催生出一个战略联盟
火工品是完成点火、起爆、传爆等功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弹箭星船,遍布陆海空天。作为我国航天火工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于1970年的航天火工在历次航天发射任务的火工品保障中担当重任,平均每次提供的产品量占火工品总量的95%以上。
2018年,随着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快速实施、国防科技创新建设的迅猛开展,火工品需求量攀升,高密度发射、高强度生产交付成为常态,产能“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要提高产能,常见的思路是增加人手和设备。但增加的都是基础加工环节重复投入,对公司高质量发展并无太大益处。且国有企业扩编、扩招、扩产十分审慎,航天和国防事业等不起、慢不得。
“有没有可能换一种思路,在不增加员工的情况下优化产品能力结构和资源配置?”航天火工总经理谢鲁提出,利用泸州市的机械加工产业基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整自身结构,让企业聚焦核心技术。简单说就是“小核心、大协作”。
航天火工梳理了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发现合作的机加外协企业达到40家,但多点分散分布,导致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有啥问题,我们的技术人员要多地来回跑,机器只能停下来等着。”航天火工外协管理处副处长郝宏宇说。
“外协管理要从分散走向整合,从粗放走向规范。”根据谢鲁的思路,2018年11月,航天火工协同15家单位,牵头组建了“泸州市航天产业制造联盟”,推动机械加工等一般能力向外协企业转移,实现自身核心能力提升和能力结构、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2019年8月,联盟被认定为泸州市航天产业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战略联盟。
同样是协作,这个联盟有什么不同?
“小核心,大协作”的模式在航天产业发展中并不少见,这个联盟到底有什么不同?
郝宏宇带我们到联盟的生产集群去看了看。
2021年6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协作效率,联盟企业实现了物理空间上的聚集,布局集中式办公厂房1.8万平方米,使散落在泸州市各区县的联盟企业得以集中生产。
这里距离航天火工总装车间仅有3公里。40摄氏度的高温下,集群生产现场还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其中一家名为亿欣机械的企业里,通过流程再造、布局优化,一名工人可以操作两台机床。机床的醒目位置,贴着以黄觉安为首的技术服务保障团队为他们总结的“上班三不准”“上班三注意”。
航天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生产现场。
这都是航天火工派驻的技术“天团”带来的变化。郝宏宇坦言,过去和外协企业都是松散的合作模式。航天系统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思维目标、管理体制、技术要求等方面都有不同。“他们能不能保质保量按进度完成生产任务,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打鼓。”
为此,他们提出“党建引领、技术指导、管理服务、文化输出”的四维管理模式。“就是由链主企业全方位‘跳下水’陪我们的外协企业‘游泳’,带动他们的成长。”
航天火工机加车间组成了党员技术服务队,入驻联盟为他们带去精细化的技术指导,开展联合攻关、能力培育、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同时输出航天先进管理经验。为了提高效率,他们把原材料出入库、半成品出入库、检验处外协检验组搬到了集群。“过去我们每家企业要专门派两个人接送材料、成品送检,现在聚集到一处,随时可以用小推车运送。”亿欣机械总经理魏文鑫说。
航天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生产现场。
特别是下沉的常驻技术团队,为产品质量带来极大提升。魏文鑫统计,在服务队的指导下,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进入联盟4年来,该公司设备由20台增加至70台,产值由原来的400多万,增加到1000多万。“特别是帮助我们优化管理流程和工艺路线后,产品任务多了,我们管理起来还更轻松。”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一发火工品就是一枚火箭、一艘飞船。”在集群厂房,处处是这样的航天文化和航天火工文化标语。在二楼,修葺一新的产业链党委活动室成为员工们学习、休闲的活动空间。
“我们不仅注重产业上的链接,更重视党建和文化的相互融入,提高联盟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郝宏宇说。就在2019年,航天火工还曾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到西昌卫星发射场观看火箭发射。
“我们员工现在想到的不仅是吃饱饭,更是为祖国航天事业做贡献。有了不断提高技术能力的动力。”魏文鑫。
目前,泸州航天制造创新联盟产业链党委已覆盖24家企业、996名党员。联盟企业完成(链主)公司90%以上的配套订单,产值由2018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52亿元,为航天事业贡献了更多的“泸州造”。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