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丨二十四节气里的巴山蜀水⑮

2022-09-07 00:44:1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今日白露。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关于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阐释的:“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节气时间通常在农历的八月初,此时空气中水汽渐重,夜晚温度下降,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会凝结成白色的水珠。

四川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馆员李建中表示,“露”是白露节气后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唐代诗人杜甫就有“露从今夜白”的诗句。白露是反映气温明显下降的节气,标志着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

“白露”物候纪

民谚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随着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进一步南移,白露过后,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与此同时,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冷空气转守为攻,分批南下。在日照减弱和冷空气南下的双重影响下,各地气温逐渐降低。

在物候方面,古人对白露三候是这样概括:“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一候鸿雁来。古人说的“鸿雁”,是概指大雁这一类的季节性候鸟。说鸿雁“来”,是因为大雁的故乡在西伯利亚。每年秋天,西伯利亚开始被冰雪覆盖,大雁们便成群结队飞往我国南方。通常在白露时节经过我国北方地区,经停芦苇荡等水域休息和补充食物,然后继续飞往南方的草地、河湖过冬。次年春天,再飞回西伯利亚繁殖后代。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非常重要的生物标识,它们在天空常常排成“人字形”“一字形”阵式行进,鸣啼声此起彼伏,十分壮观。看到雁群从天空飞过,人们就明白:仲秋到了,天气转凉了!

二候玄鸟归。玄鸟,指的是燕子。为什么说“归”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白露时节天气凉了,燕子们要回到南方的老家避寒。燕子是在春天时来到我国亚热带、温带地区后繁殖后代的,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春暖玄鸟至,比翼双飞而来;秋凉玄鸟归,拖家带口而去。

三候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指美食、食物。“养羞”,是指诸鸟纷纷储备食物以便过冬。此时各种虫子长得肥胖,群鸟大快朵颐,养胖自己,以便越冬御寒。与此同时,它们还有积攒和储藏食物的习惯,将一些种子类食物叼到自己的窝中,以备冬季食用。

李建中表示,在“三候”之外,白露时节还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物候特征:荷叶开始干枯,红彤彤的枣子成熟,芳香迷人的桂花开始绽放,蚊子陆续躲藏起来进入越冬状态……

“白露”民俗纪

李建中表示,各地过白露节气的民俗非常丰富,主要有喝白露茶、吃红薯、酿白露酒等。

喝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不少地方都有饮白露茶的民俗。白露茶,是指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茶树在经过一个夏季的酷热后,白露时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生长期。昼夜的大温差,有利于茶叶积累更多的糖分和营养成分,不苦不涩。过去,南京人便对“白露茶”情有独钟,认为它既不像春茶那样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有苦涩味,独特的甘醇清香给人的感觉是刚刚好。

吃红薯

白露是红薯陆续成熟并分批收获的时候。红薯又叫甘薯、番薯、红苕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有“长寿食品”的美誉。不过,红薯含糖量高,吃多了会刺激胃酸分泌,让人反胃。在民间,不少地方有白露节吃红薯的民俗,认为这一天吃了红薯,胃不会发酸、肚子不胀气。

酿白露酒

在江苏和浙江的一些地方,每年白露节气一到,有家家酿米酒待客的习俗。乡间的白露米酒有时也会被带到城市,颇受欢迎。民国时期,南京城中的酒店在秋天便有白露米酒卖。湖南资兴的白露米酒远近闻名,最著名的是“程酒”。程酒历史悠久,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的酿造,是先用糯米酿出糟酒、用高粱等五谷酿制出“土烧”白酒,再按一定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然后掺入适量熬制好的糁子水,最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窖藏,几年乃至几十年后才取出饮用。白露时现做现喝的白露酒,则只需将米酒与“土烧”勾兑即可。

古诗词里的“白露”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南湖晚秋(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文字整理丨成博

海报制图丨沈晓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