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晚秋生产硬任务:发展再生稻500万亩、扩种秋马铃薯150万亩

2022-09-14 14:03: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昕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9月2日,泸州市泸县喻寺镇谭坝村200余亩坡地上,一台大型旋耕机正在田间翻耕作业,为秋马铃薯播种做准备。

今年7月以来,四川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

大春损失晚秋补。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最后一道防线,也是“遇灾补歉”的重要措施。眼下正值秋收秋种关键时节,近日,全省农业抗旱保丰收工作调度视频会议召开,明确发展再生稻500万亩、扩种秋马铃薯150万亩两项硬任务,力争晚秋粮面积达1600万亩以上。

9月5日,巴中市通江县民胜镇长兴村,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开展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 程聪 摄

补损失

再生稻、秋马铃薯等晚秋粮食成主力

9月1日,泸县方洞镇陈田村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1200亩蓄留再生稻长势良好,部分再生稻已进入抽穗期,稻田内水源充足。

“今年再生稻蓄留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一半以上。”泸县粟喻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世超说,由于农田毗邻河流,农田灌溉渠系畅通,今年头季稻并未受到高温天气太大影响,亩产达650公斤,头季稻收割后他们又蓄留再生稻,还能再收一茬。

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具有省种省劳等特点,是一项重要的粮食增产技术。全省再生稻常年有收面积达400余万亩,每年为全省增产粮食超过55万吨。

“今年部分地区夏玉米、夏大豆等秋粮作物因灾受损,再生稻可作为弥补粮损的重要手段。”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再生稻是晚秋粮食的一大主力,川南等再生稻适宜地区要立即行动,把再生稻当成一季正种庄稼来抓。

秋马铃薯是“遇灾补歉”的另一大粮食作物。四川马铃薯分为春、秋、冬三季,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四川继水稻、玉米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和其他粮食作物相比,马铃薯具有独特优势。”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胡建军介绍,秋马铃薯生育期短,出苗后60—70天即可收获,而且产量高、收益好,每亩可产鲜薯2000斤以上,亩产值可达1200元以上。因此,四川已要求力争在常年栽种260万亩秋马铃薯的基础上新增150万亩。

“秋粮收获后,马上又要播种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为了不耽误下一季作物播期,因干旱出现绝收的地块,应尽快改扩种生育期短、产量高、易管理的晚秋作物。”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农业农村厅已将晚秋生产任务下达到市州,各地要重点抓好再生稻施肥管理、秋马铃薯备种备耕,以及秋红苕、秋大豆、秋季菜、秋杂粮的生产管理。

谋生产

分区域分作物抓好抢收抢管

9月1日,随着天气转凉,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千亩示范片迎来了秋马铃薯的备耕时节。

农业农村厅要求,当前要分区域、分作物、分环节抓好抢收抢管和晚秋生产。成都平原及川西北地区要利用晴朗天气,抓紧抢收已成熟水稻,做到颗粒归仓;川中、川东北及盆周山区,要及时补种改种红薯、秋马铃薯等晚秋作物;川南及川东地区要用好光热资源,着力抓好再生稻生产。

今年达州市要完成91万亩秋马铃薯种植任务,任务量位居全省第一。“我们已将晚秋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农户。”达州市农技站站长宁孝勇介绍,全市已储备马铃薯种薯3.5万吨、肥料5260吨,规划建设示范面积3万亩,建设千亩示范片30个。

和去年相比,今年秋马铃薯要新增150万亩,扩种的土地从哪里来?

“主要采取马铃薯和油菜套种等模式。”宣汉县种子站站长李旭阳介绍,今年宣汉县的秋马铃薯和油菜套种面积超过10万亩,由于马铃薯实行开沟垄作,9月先种植马铃薯,10月中旬后,再在垄沟里套种油菜,两种作物不会相互影响。此外,腾出干旱绝收的夏大豆、夏玉米土地,改种秋马铃薯。

备耕备种也要精细谋划。“要选用早熟品种,采用脱毒种薯,播种时要带芽下种,否则会影响出苗。”胡建军提醒。

此外,要加快进行农资供应。“我们提前做好晚秋生产改种补种所需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调剂调运,为秋播做好了准备。”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计划落实50万亩晚秋粮经作物,确保9月20日之前全部种下去。

抓落实

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要想尽一切办法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把受灾损失补回来。”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农业农村厅安排21名干部带队赴各市州蹲点包片督导抗旱减灾工作,实地调研农作物受灾以及抗旱工作进展情况,精细搞好抗灾保秋粮服务,组织好灾后田管和改种补种等工作。

今年四川继续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全省农业抗旱保丰收工作调度视频会议明确,各地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粮食生产,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减灾工作中去。

四川还将强化政策支持。前期,省级财政已紧急安排资金2000万元,市县一级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7亿元,用于农机提灌、秋粮补种和水利抗旱设施建设等。近期,中央已下达4.84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重点支持晚秋生产。“省上计划按照各地受灾情况和晚秋粮食作物面积来测算下达补助资金。”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针对再生稻、秋马铃薯出台具体支持政策,用于采购种子、肥料、农药等。

下一步,还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从督导情况看,部分地区存在灌溉水源保障不足、提灌设施建管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灾情严重区域要提前谋划布局,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化”推进农村提灌站等灌溉设施设备建设。各地特别要在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水肥一体喷灌滴灌,进一步提升应对旱情能力。

四川还将加快机电提灌站建设和维护,组织专业人员对全省4万余座提灌站进行拉网式排查、检修维护。此外,还将大力发展移动式农机提灌机械,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拖拉机移动灌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