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在一线丨让电+保供+抗疫,三重压力下企业“逆势突围”

2022-09-16 19:07:2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史晓露/文 何海洋/图

“嘟……”9月11日,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年丰食品”)新厂区弥漫着阵阵菜油清香,一辆辆罐车鸣着笛接连驶出大门。

“10月份新厂区包装车间建好后,就不用把成品油拉到老厂区包装了。”公司董事长王长严一边指挥现场设备安装调试,一边询问安装队工作进展,忙得团团转。

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一角

近两个多月来,高温、疫情等给这家菜籽油生产企业带来很大影响。面对让电、保供和抗疫的三重压力,这家企业见招拆招,奋力突围。

自购两台发电机,让电保供两不误

走进年丰食品新厂区干净整洁的压榨、精炼、浸出生产车间,只见智能化生产设备开足马力,高效运转。

位于中江县凯州新城的年丰食品成立于2001年,是当地龙头农业加工企业,生产的菜籽油销往全国各地。

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一角

大企业有大担当。前不久,面对疫情持续影响,年丰食品与中江县发展和改革局签订保供协议,承诺一旦出现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无条件确保菜籽油供应。

同时,企业与县交通运输局签订协议,承诺遇到紧急情况,无条件将公司车辆转变为交通应急车辆投入使用。

然而,七八月份的高温天气让形势“火上浇油”。“公司平均每天用电3万度左右,那段时间按照政策要求我们要让电于民,挑战不小。”王长严说,在严峻形势下,公司认为社会责任与担当应该放在首位。于是,公司紧急购买了两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确保关键环节不停产。

在一间厂房里,记者看到了两台蓝色发电机,旁边还摆放着几桶没用完的柴油。“两台机器花了100多万,每天要烧七八万块钱的柴油。”负责机器维护的电工师傅李武才说。

在确保生产要素的同时,公司也对工人作息时间进行了灵活调整。

“七八月份,全公司300多名工人,缩短日均工作时间至4—5小时,没有一人在特殊时期离开生产线,这为我们后来迅速恢复三班倒的正常生产模式奠定了基础。”王长严说。

新生产线提效率,新营销团队拓市场

“哐当哐当。”新厂区大门入口不远处,几十名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的建筑工人们忙着施工,一个综合生产车间已建成钢筋框架,一旁的包装车间已基本建成,正进行内部货架安装搭建等工序。

新厂区正在建设新生产线

“我们下了死命令,年加工油菜籽30万吨的生产线今年10月份必须投产。”王长严说,为弥补客观因素造成的损失,公司正加紧新厂区和新生产线的建设。

目前,老厂区年加工油菜籽10万吨,但机器设备比较陈旧。新厂区今年以来加快新设备新工艺建设速度,已建成投用年加工油菜籽15万吨生产线,另一条年加工油菜籽15万吨的生产线也已呼之欲出,整个加工效率比老厂提升一半左右。

近期不断升级的疫情防控措施,给公司产品运输带来了一定困难。以成都为例,年丰食品每天大概向成都供应70—80吨菜油。然而,近来成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新增加的订单因为无法运输而只能搁浅。

为破解这一难题,公司从拓展销售市场方面入手。“我天天都在联系交通运输及相关主管部门,办理货物运输车辆临时通行证。”电话那头,公司负责省内餐饮店销售的人员李刚说,由于大量餐饮店歇业,他主要是维护老客户,新客户开发稍缓一缓。

“目前,我们的销售团队已扩大到100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王长严说,疫情给公司带来的启示之一,就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今年以来,公司的销售市场已逐步从省内为主向省外拓展。

政府“牵线搭桥”,稳住原料市场

随着产能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扩大,年丰食品对油菜籽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中江县今年油菜播种面积达54万多亩,产量达7万多吨。如何保证供应和稳住价格,是另一个挑战。

“从去年开始,全县就和企业一起,在龙台、兴隆、辑庆等地,依托项目共建油菜基地。”中江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副站长刘学兵说,在努力建好油菜基地的同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宣传本地企业成本低、价格稳定的好处,同时积极为菜籽油加工企业介绍原料供应专合社和种植大户,目的是让老百姓手中的油菜籽不积压,让企业不压价且能收购到足量足质的原料。

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一角

“目前,本地油菜籽收购价格为3.6元一斤左右,比去年略有增长,企业反映原料供应充足。”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四川年初出台意见明确,推动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在乡镇建立“第一车间”。

“我省将继续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四川将围绕“一组一场”目标,实施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继续开展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区)培育行动,并研究制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