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明海
“办理的‘建筑工地安全员证’是假证,为何在官网上却可以查询显示?”近日,网友黄先生通过四川日报全媒体问政四川平台和民情热线(028-86968696)反映,有人打着不用考试即可办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证件的幌子骗钱,并在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录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虚假信息扰乱行业。
事实究竟如何?四川在线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省住建厅建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段时间,确实发现有个别企业在共享平台自行录入存疑的证件信息,将对弄虚作假的企业依法依规处理。
成都一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施工。(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网友: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虚假信息在官网平台可查询
黄先生提到的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标准员等——他们是建筑工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初,他的妻子通过微信朋友圈广告推荐,联系上一家中介公司。该中介公司称,短期培训不用经过任何考试,就可以办理安全员证件,且结果可以在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数据共享平台上进行查询。
6月下旬,黄先生妻子在给中介交了预付款后,却并没有等到相关培训,再过了几天,按照中介工作人员指引,“虽然没拿到证书,却可以在官网平台上查询到她的‘安全员证书’编号和个人信息。”黄先生说。
但缴纳4000余元的全额费用后,黄先生的妻子却一直没有拿到实体证书。又过了一段时间,黄先生妻子发现官网也不能继续查询她的证书编号和个人信息,黄先生怀疑妻子受骗了。
调查:
省外企业可自行上报人员信息,若存虚假信息会被锁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带着黄先生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省住建厅建管处相关负责人。
据了解,2020年9月,为进一步帮助建筑企业纾困、减轻企业负担,省住建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将开启外省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可的行业协会颁发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证书录入,证书真实性由录入企业负责,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审核,由招标人在招投标过程中对相关证书进行审查”。
“省内考试取得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证书信息,自动进入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数据共享平台,一查便知。对于在省外考试取得的证书,我们专门开启了省外通道,由企业自行录入,便于省外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省住建厅建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省住建厅会定期核查企业自行录入的信息。 该负责人介绍,在省住建厅建管处对平台后端的定期核查中,如发现企业自行上报人员信息存在虚假信息,会对其立即锁定。 黄先生妻子的证件信息就属于被锁定之列,因而不能在官网上继续查询。
绵阳一工地施工现场。(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确定受骗后,黄先生表示,他已经在建筑行业干了七八年了,“我自己也考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证,以前都要考试,还以为现在不用考试了,希望我们的经历,能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吧。”
住建厅:
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企业诚信意识
据了解,前段时间确实有个别中介,利用这个企业录入和部门核查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违规操作,谎称可以不考试办证。
对此,不久前,省住建厅网站便发布了一则《关于公示企业自行录入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存疑证书监测结果的通知》,指出“通过网络监测比对,发现部分证书真实性存疑”。近日,省住建厅建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对发现的存疑证书进行了公示和锁定。对确认为录入虚假证书的企业,我厅将依法依规处理。”
在公示期,有多个企业发来申诉材料。在省住建厅建管处,记者看到一份由四川某建筑工程公司发来的申诉书,该申诉书称:因为今年初该公司开设省外分公司需要,曾全权委托中介结构办理分公司开设相关事宜,造成公司企业基本信息、政务网账号密码、人员信息外泄,从而被冒用,“公示名单中的3名办证人员,有两名与公司无关,一名是公司员工,但称自己不知情。”
“不管是公司自行录入出问题,还是信息被冒用出问题,企业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厅将加强与省外监管部门联动,强化技术措施,优化平台设计,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录入系统的人员进行动态监测,避免不法之徒“钻空子”。同时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加强企业诚信教育,对弄虚作假的企业依法依规处理。
省住建厅建管处相关负责人提醒,不要相信部分违规中介“不考试也能拿到相关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证书的“的说法。“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是工地组织建筑施工活动和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负责人介绍,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证书需要通过相关考试才能取得,从2012年起所有岗位都开始设置专业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通用知识、岗位知识和专业实务等多个考试科目。
在四川有困难,找问政四川。如果您在四川遇到了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请登录四川日报全媒体“问政四川”平台或拨打民情热线(028-86968696)留言反映、求助或建议。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的互动联系作用及舆论监督功能,第一时间传递民声,推动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听得见声音,看得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