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新天府⑪丨世界最大规模地下洞室群,在山体里建造“地下宫殿”

2022-10-12 22:51: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李欣忆/文 韦维/剪辑

9月22日,白鹤滩水电站左岸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这个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距离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目标更近一步。

白鹤滩水电站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其中一项是世界最大规模地下洞室群。大大小小的洞室总长度达217公里,比从成都到自贡的距离还要长;左右两岸“主殿”——目前世界最大的地下厂房,分别位于两岸山体内,是16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家”。

白鹤滩水电站。

世界级的规模,对应世界级的建设难度。建设者们耗费近4万吨炸药,开凿世界最长的工程隧洞;首次在松散的玄武岩上拦河筑坝,像在蛋糕上雕刻城堡;土石方开挖总量折算成一个一个1立方米的混凝土墙,其总长度足以绕地球两圈。

如此规模庞大的“地下宫殿”,近万名建设者仅用时4年就建造完成,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近日,四川在线记者来到白鹤滩水电站,为你揭秘。

庞大的“洞”:

两侧山体各装进一艘“航空母舰”

想要去“地下宫殿”一探究竟,首先要穿过一条3800多米长的隧洞,像这样大大小小的交通隧洞,在白鹤滩的山体里面有160多条。

世界最大规模的地下洞室群,除了相互交错的交通隧洞,还有地下厂房洞、水和电的管网、通气洞、进风洞、防渗排水廊道等,洞室开挖量达2500万立方米,足以填满1万个国际标准游泳池。其中,最庞大的“洞”,要数两个地下厂房洞,对称分布在左右两岸的山体里面。

地下厂房。

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这么大的装机容量,要依靠16台百万千瓦机组来发电。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地下厂房项目部副主任段兴平告诉我们,为了装下这16台机组,需要在左右两岸山体里各掏出长400余米、宽34米、高88.7米的地下空间,相当于在每侧山体中各装进一艘航空母舰。

走进右岸地下厂房,巨大的拱形洞室呈现在眼前,这里就是8台发电机组巨大的地下“卧室”,足足有2个足球场大小,约30层楼高。

地下厂房转子安装。

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党委书记何炜介绍,地下厂房开挖面临高边墙围岩变形与稳定问题,是一项世界性难题。而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位于横断山脉,处于川滇地震带上,岩石层与层之间柱状节理明显、裂缝极多,更使得围岩变形与稳定难上加难。

“地下厂房不仅开挖断面尺寸大、埋深大,还要穿越近50条层间错动带。”何炜说,错动带就像夹心饼干一样,在坚硬岩石中,不时夹着疏松的土石夹层,地下厂房因为空间巨大,部分错动带避无可避。

“而开挖地下厂房的难度,就好比在松软多层的‘蛋糕’中挖一个又深又大的洞。”何炜这样形容。经过反复研究和摸索,建设者制定了分层开挖的策略,把厂房分为10层,由上至下,分层开挖,分层保护,一层一层往下开凿,整个右岸地下厂房开凿,耗时4年多时间。

创新的“洞”:

借鉴抽油烟机打出排风洞

白鹤滩水电站地处深V型峡谷,两岸空间有限,引水发电系统设备都布置在两侧山体里。这就需要大量的爆破施工、洞内施工,需解决通风问题,将爆破的烟尘、汽车的尾气排出洞外,把新鲜的空气引入主要作业面。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施工中,设计了无数条通风洞,这些通风洞就像整个地下工程的呼吸系统。

当时摆在白鹤滩工程交通路网总设计师周垂一面前的,是通风效果不理想的难题。“我们把风管和风机都做到极限了,但掌子面空气条件依然很差,采用单一的通风面,效果不理想。”周垂一说,地下工程常规的设计是施工区独立通风,在往地下掘进的同时,排风机也往里吹,促使空气流动。但白鹤滩水电站超大的地下洞室群,哪怕使用最先进的通风机,爆破开挖后仍然需要静置40分钟,作业面排出灰尘之后,人员才能进入施工。

如果能缩短等待时间,就能提高施工效率。周垂一要重新为气流找“通路”。

经过不断推演,周垂一和团队想到一种全新的通风设计,在左右岸各打一条专用的排风洞,碰到不同的洞室,再打一条竖井下去将洞室连起来。“就像一个大的抽油烟机,把所有地下洞室的污浊空气排到洞外。”周垂一说,两条排风洞打通之后,以前40分钟的等待时间降低一半,只需20分钟,白鹤滩水电站的通风以及洞内的施工环境,都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

精美的“洞”:

泄洪洞呈现“镜面”效果

泄洪洞工程是水电枢纽工程的三大主体建筑物之一,承担着泄洪的功能。白鹤滩水电站在山体挖了3条无压泄洪洞,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无压泄洪洞群。巨大洞群一旦启用,18分钟就能灌满一个西湖。如此大流量、高流速的泄洪通道,如果找不到一个创新的保护方式,强大的水流冲击力,将对整个泄洪隧洞构成威胁。

泄洪洞从山体里泄洪。

白鹤滩工程泄洪项目工程师王孝海介绍,每秒47米高速流动的水流,会在泄洪洞凹凸不平的外表层形成一连串空泡,这些气泡就像“深水炸弹”,因为在上万吨水压的作用下,空泡破灭产生的爆炸冲击波,是在空气中的几百倍。怎样解决空泡问题,摆在建设者面前。

“打造3条全程无压的泄洪洞。”王孝海说,所谓无压,就是在高低不平的岩壁上,敷上一层坚固、光滑的衬砌混凝土,近乎“镜面”的外立面,可以阻断空泡。

无压泄洪洞的“镜面”效果。

技术人员经过不断试验和技术突破,在无压泄洪洞群浇筑的混凝土,其表面误差不超过3毫米,看不到一点瑕疵,过水养护之后,平坦的表面呈现“镜面”效果,人的倒影在其中不会变形,就像镜子一样。“这种全新技术,让泄洪洞几乎没有阻力,不会轻易被冲坏。”王孝海说,“镜面”效果背后,是白鹤滩建设者为国内水电工程装备和施工工艺带来的新高度。

数读白鹤滩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是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工程,拥有世界首批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一,装机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国家重大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最大坝高289米,相当于103层大楼的高度

 

●坝顶弧长709米,最窄处的宽度仅有14米,像白鹤展翅

 

●精巧大坝的背后,是总库容为206.27亿立方米的金沙江巨大水库,其给予坝体的总水推力达到了1650万吨,与15000多个长征五号火箭的起飞推力不相上下

 

●白鹤滩水电站年均发电量约624.43亿千瓦时,能够满足约750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160万吨

 

●2010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6月,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2022年7月,全部机组具备并网发电条件

 

●六项技术指标位居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300米级高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圆筒式尾水调压井规模世界第一;无压泄洪洞规模世界第一

 

●世界首次在300米级高坝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

(图片和视频由三峡集团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