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旅融合、以纸富民 夹江书画纸传承新篇章|天府周末·“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2022-10-19 16:17: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蒋嘉陵

四川在线记者 王晋朝

“薄如蝉翼,韧比缎面。”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四川展区,一摞由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制成的书画纸,吸引了观展人员驻足。

夹江手工纸。( 张勇刚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蜀纸,又称书画纸、竹纸,其手工造纸工艺始于唐、兴于明、盛于清,传承至今的生产流程与明代《天工开物》所载的工序完全相合。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如今,机器造纸突飞猛进,但古法造纸术并没有消失。

盛满纸浆的石槽、各类古朴的木质工具,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荡料、抄纸声此起彼伏……在青衣江畔,“中国书画纸之乡”——乐山夹江生产的夹江书画纸与安徽宣纸齐名。

“国之二宝。”这句出自画家张大千的评价,串联起了他同夹江造纸,解不开的渊源。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书画名家云集川中,安徽宣纸来源断绝,为了度过“纸荒”,1939年、1940年,张大千两次来到夹江县马村镇定制宜书宜画的纸。他同纸农一起改进造纸技术,指导造纸师傅在竹浆中加入麻纤维以提高纸的强度,增加纸的浸润效果。为了区别其它纸品,又加上暗纹,终于造出了名噪一时的“大风堂用纸”。

“从选料到舀纸共有15个大环节,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少不了。”今年53岁的石利平,是当地第十三代手工造纸的传承人,12岁起跟随父亲和祖父学习制作造纸原料和技术,对于造纸工艺,他熟稔于心。“夹江手工纸,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可保存数百年而不变;而机制纸几年、十几年后就会变黄、变脆。”

古法造纸 。(张勇刚 摄

 

时至今日,夹江书画纸已形成一个品种全、产量大,集传统手工造纸、中小学生书画用纸、纸品深度加工为一体的产业格局,以此为载体,带动了年画、染纸、木版印刷、帖札、装裱、纸札等行业的发展。

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文化部授予夹江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纸之乡”称号。

千年纸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当地纸产业发展的强大依仗。然而,工业纸产业尤其是流水线生产的书画纸发展日益壮大,给手工书画纸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传统的技艺走入当代,与工业化的机器流水线相遇,该如何“破圈突围”再现生机?

马村镇石堰村党总支书记陈树明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夹江县因地制宜,以马村镇石堰村为中心,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手工造纸体验、研学旅游、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产业。2021年,夹江县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0亿元。

“夹江书画纸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夹江县纸业协会秘书长王怀超说,千年纸乡是夹江独特的文化名片,书画纸产业是重要的特色产业,夹江书画纸文化历经千年,虽然遇到了发展、传承的难题,但当地人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让技艺延续它的生命价值,书写了纸旅融合、纸因旅传、以纸富民的新篇章。

张大千在夹江的故居。(刘佳 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