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最强大脑”丨杨正林:中老年人需警惕“老年性黄斑变性”

2022-12-13 16:47: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摄影报道

12月12日,2022年川澳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论坛暨肿瘤早筛大会在蓉举行。会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杨正林跟四川在线记者聊起基因研究和疫情防控两个热点话题。

谈基因研究

警惕“老年性黄斑变性” 或通过脂肪代谢调节治疗部分青光眼

作为检验界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正林院士在临床分子诊断和疾病基因研究领域取得领先成绩。“四川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尤其需要警惕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也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大概10%的患者症状非常重,称这部分患者叫晚期AMD。”

杨正林院士。魏冯摄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患者在50岁以上开始发病,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失明。” 杨正林说,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可引起视力迅速丧失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过去国内对老年性黄斑变性这一疾病研究相对少,患老年性黄斑变性既有基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比如喜欢吸烟、高脂饮食的人,就相对容易得这个病。他举例,吸烟人群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是非吸烟人群的3—4倍。

“我和同事已找出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些机制,通过基因检测把这些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危人群筛选出来,提醒他们不抽烟、多吃抗氧化食物等。” 杨正林说,沙棘就含大量抗氧化物质,姜黄素、胡萝卜素也有抗氧化功能,现在他也在思考如何运用中医药去治疗和预防这一疾病。

杨正林通过研究还发现,青光眼虽是眼部疾病,但却和人体代谢有关,特别是脂肪代谢相关。“我们的这个新研究成果,说明部分青光眼症状只是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这也改变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未来我们可能通过脂肪代谢调节来治疗部分青光眼患者。”

杨正林提到,基因组学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检出不明确意义变异的解读、标准化流程/规范的缺失等问题。“一个人的基因组决定他有很多疾病的‘易感性’,通过分析基因组,就可对他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像北京、上海、广州做个体基因组健康管理的研究机构多,做这方面重点投入的企业也多,四川是人口大省,开展基因研究和基因产业开发转化应用有广阔前景。”杨正林说,他已在医院部署成立遗传病治疗中心,做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谈疫情防控

为患者提供线上义诊服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正林牵头与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审批并取得欧盟准入资格;2020年1月24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线上免费新冠咨询服务,次年1月28日上线互联网医院 “电子处方/在线审方/配送上门”服务……

随着国家“新十条”和四川“川六条”的相继出台,杨正林和他所在的医院又开始积极行动。12月10日,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启动3天的线上义诊,缓解居家隔离期间的就医配药需求,为市民提供在线咨询、复诊、开方、配药、慢病管理、中医新冠感染线上问诊等服务,与院区医疗实现互补。

杨正林带领省人民医院通过系列措施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我们要求医护人员打新冠疫苗,鼓励大家打流感疫苗,同步做好重症病房的建设和相关药物、仪器设备准备。12月1日起,我们也试点灵活机动安排人员轮休,周末也照常为患者解决看病、手术等需求。”

杨正林还在谋划更多。“我们也在开展对基层医院的线上疫情防控指导,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在当地就医,避免路途奔波。”

“当前,我们应该对疫情防控有新认识,正确认识新冠病毒的发展规律。从原始毒株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如今感染症状比刚开始暴发轻得多,但传播速度非常快。”杨正林受访过程中,再三叮嘱满足接种条件的居民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预防重症、降低死亡率,同时也建议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非必要无需到医院治疗。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