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宁宁 何勤华 张蒙
近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晨会后,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河北派出所社区民警戴鹏裹紧衣帽,骑着电动车来到新安巷大院驻点办公。岁末年初,戴鹏连日奔走在大街小巷,摸排辖区人口变动情况,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持续做好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巴山蜀水间,8小时内外,全省各级党政机关步履不停,用思想武装头脑,以实干践行使命,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奋进新征程。
四川日报全媒体走进基层党政机关,记录采访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实际行动。
矛盾化解 共建共治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升“就地解决”能力是关键。
12月1日,在眉山市丹棱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一场关于公寓围墙拆除的纠纷调解进入到最后阶段。矛盾双方君悦府开发商和县街公寓业主代表齐坐一堂,对调解结果进行最终确认。
“除了充分了解双方矛盾症结,还要联合多个部门协调推动问题解决。”眉山市丹棱县委政法委执法员王燕平说,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不仅顺利拆除围墙,还进行了路面硬化、车位规划,安装了车牌识别系统,解决了双方各自的诉求。
为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片区”,丹棱县创新“网格+执法”工作机制,优化调整小网格129个,在城区下沉网格包保干部1164名。网格员“一日双巡”,实现点对点、面对面的深入基层社会治理一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雅安市雨城区新安巷大院,警民共同打造出了“老旧城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本。
大院始建于1954年,虽然房屋都有岁月的痕迹,但院里院外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古朴墙面装饰着彩绘,“新安巷平安大院”几个字格外醒目。
大院由破产企业老宿舍、政府解困房、商品房组成,是过去典型的脏乱差小区,也是雅安市公安局河北派出所辖区治安乱点,警情发案曾占所属社区总警情的五分之一。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社区警务室联动社区成立了管委会,合力拆除小区内各类违建,增加大院内的停车位数量,并进行智慧小区建设,增加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和视频周界前端感知设备,实现对进出大院的社会治安要素的实时跟踪。
整治后,大院治安秩序持续好转,警情断崖式下降,刑事案件接近“零发案”,曾经的“大杂院”变成让群众放心的“平安院”。
正面清单 多元治理
推动执法水平再上台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2月1日,下午4点,气温4℃。从长江头出发沿江边行走,江水清冽,雾气升腾。约20分钟,记者随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来到宜宾北控水务有限公司。
这里是长江沿线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约6.5万吨生活污水。一路“看、闻、问、听、查”,工作人员现场监督企业达标排放。
“企业可以考虑被纳入正面清单。”检查完毕后,支队大队长张路对企业副总经理魏小平建议。“纳入清单后,执法部门将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正常运行的打扰频次。”张路解释,企业还可享受到差异化执法、专家指导等一系列激励政策。
“执法既要实施监管,也要减少企业负担。”张路说,创新执法手段,提升环境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污染防治攻坚能力水平。
提升基层执法效能,眉山市丹棱县委政法委也在积极构建多元治理格局。
“通过种养生态有机循环,将粪水变废为宝再次利用,能节省一笔不小的肥料开支,还能为乡村环境改善出一份力。”近日,在丹棱县杨场镇凤凰村三组,农户黄兴中家里的污水处理池修建一新。
此前,该农户存在排放畜禽粪便、污水的情况,执法单位到现场查看核实情况后,经过一番耐心疏导和政策宣讲,让黄兴中意识到了问题根源,下定决心配合整改。
“执法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杨场镇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员陈斌说,为破解基层综合执法难题,丹棱县创新“城区常态执法四片包干、乡镇力量整合片区联动”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发展产业 推进项目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12月6日晚,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市场与信息化科副科长祝金锋在办公室加班至深夜,总结凉山州参加第八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的“成果”——400余种“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参展,雷波脐橙、会理石榴、盐源苹果等展品被抢购一空,现场销售超过105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凉山州农业农村局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发展十大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持续做优特色农业大文章,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一核一谷三带”发展布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擘画,各级党政机关将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助推企业发展,加速项目落地。
12月1日上午9点,宜宾五粮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传出激烈的讨论声,相关部门正商议着“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具体细节。
自今年7月项目启动以来,宜宾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干部每月至少要到企业开一至两次座谈会。“需要提前了解建设项目工艺过程、产排污环节,并结合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指导业主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环评科副科长方祖国说。
为了推动环评工作加快进度,宜宾市生态环境局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内部审批流程,并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建立环评清单,助力环评提质增效,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近年来,宜宾市生态环境局干部主动上门快速推进环评服务,加大环保执法和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治理指导帮扶力度,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助发展。今年以来,宜宾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283个,项目总投资约542.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