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大型融媒采访活动在夹江县启动

2022-12-20 14:00:2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启动仪式现场。 韦维 摄

王培哲 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 王晋朝 摄影 韦维

2014年,乐山市夹江县境内的东风堰入围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今年是该工程修筑360周年。12月20日,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就在这里拉开序幕。

未来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内及省内主流媒体将从东风堰出发,探访国内多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联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所在地媒体,深度挖掘各地在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领域的经验和成效。

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寻路问道之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共同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四川智媒调研基地”揭牌。 韦维 摄

聚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在当天启动仪式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共同揭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四川智媒调研基地”。该基地旨在立足媒体传播优势和高校科研优势,共同记录、见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之路,讲好新时代四川水利故事。

“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大型融媒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韦维 摄

公元1662年,夹江当地群众采取竹笼装卵石的方式,在青衣江汊流进水口修筑了东风堰的前身毗卢堰,引青衣江水灌溉周边农田,是巴蜀地区无坝引水灌溉工程的代表。经历多次改扩建,东风堰不仅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修建的引水干渠、附属渠道工程、治水与管理碑刻,还与邻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石窟造像群实现了完美融合。

目前东风堰有效灌溉面积达7万余亩,是夹江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重要支撑。因其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2014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宣布将东风堰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也是四川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现场,当地人用古老的取水仪式,取出一杯东风堰水。未来,采访组将带着这杯水,与国内其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开对话。 韦维 摄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后,在水利部、水利厅的指导下,夹江县先后启动实施了东风堰世界遗产范围划定、工程保护维修、综合开发利用及品牌宣传打造等一系列工作。目前,东风堰——千佛岩景区已成为川内知名景区之一。

截至目前,四川已有三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位居全国前列。继东风堰之后,四川都江堰、通济堰也分别于2018年、2022年入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全国范围内,已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0处,数量为世界之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