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雅安观察 黄刚 摄影报道 海报 沈晓颖
12月19日早上,走进天全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五诊室,浓浓艾灸味扑面而来。一张宽大的不锈钢操作台前,79岁的陈怀炯医生精神矍铄。每天早上5点起,他都会准时坐在这里接诊。作为首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陈怀炯是远近闻名的“大先生”,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患者慕名而来。
微蹲下身,点、捏、按、压,陈怀炯在患者伤处摸骨诊查一番,然后熟练地将药膏在纱布上抹匀,为患者轻轻敷上,“不用担心,20多天就能恢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天全县中医医院,以陈怀炯为核心的医疗团队,通过中医骨伤科特色优势,以及惠民利民的服务和价格,为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怀炯正在为患者治疗
传承发展中医骨科技法
“这是地榆膏,可以凉血止血。”一边治疗,陈怀炯一边向记者介绍,针对不同类型和期型的筋伤、骨伤和骨病,医院自制了膏、丹、丸、散、酊剂5类方药,其中常用制剂包括赤青软膏、双乌化瘀膏等30余种。
接着,陈怀炯用小夹板帮患者固定伤处。“这种自制纸板作为骨伤夹板,透气性强,不输专业医疗器械。”陈怀炯说,“像这样的肩关节骨折,去别的医院很可能要做手术,而传统中医疗法对患者身体影响小,还可以为患者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佐以外敷中药治疗骨伤,是天全县中医医院的传统特色疗法。摸骨诊查可以查明骨折和脱位类型,接骨手法用于整复骨折脱位,小夹板固定术则通过“以动制动,以力抗力”的方式,固定骨折和脱位。
这套特色疗法来自陈氏中医骨科理法方药体系。今年11月,“陈氏中医骨科技法”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陈怀炯正在为患者治疗
数十年来,医院一直坚持“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服务,过去只收取0.5元的门诊挂号费,直到新医院安装新电脑收费系统,运行成本增加,才将挂号费提高至1元。记者注意到,在陈怀炯工作的诊室,门口虽然挂着“名中医工作室”,挂号费也仅收取1元。
一上午,拔罐、推拿按摩、摸骨复位、敷贴膏药,陈怀炯在诊室里忙碌不停。诊室里的其他“学徒”,也会不时前来找他商量诊疗方式。在天全县中医医院,这样的诊疗室有5个。为了让陈氏中医骨科理法方药体系得以延续,每个诊室都由“老中青”三代医生组成,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发扬中医骨伤医药技术。
架起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
“恢复得不错!”在诊室里间,院长陈若雷正帮来自甘孜州理塘县君坝乡伦多村的患者泽仁巴姆换药,“再过两天可以试着下地走路了。”
泽仁巴姆一个月前在家摔伤,丈夫随即带她来到天全县中医医院。“我们连夜赶路,早上6点到了医院。”泽仁巴姆说,“在我们那边,都知道这家医院很有名,来这里比较放心。”
陈若雷正在为患者检查
天全素有“民族走廊”“康藏门户”之称,加上医院中医骨伤特色优势突出,吸引了甘孜、阿坝、凉山、蒲江、邛崃、西藏昌都等周边50余县(市)群众前来看病就医。仅中医骨伤科,每个医生年均看诊就超过1万人次,住院病人中外地病人占70%,少数民族同胞占30%以上。
“扎西德勒!”诊室里,医生不时用简单藏语与患者沟通。医院各科室标识、标牌也都添加了藏语提示,方便藏族患者便捷就医。
“几乎每个医生都会一些日常藏语,方便与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拉近彼此距离。”陈若雷说,医院还聘请了藏语翻译,组建了藏汉双语调解室,加强医患之间有效沟通,架起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
陈若雷正在为患者换药
为了方便涉藏地区的同胞看病报账,医院还主动与甘孜州医疗保障局衔接,先后投入20余万元,开通了两地异地就医即时结报系统,实现即时报账,让甘孜州18个县(市)参保患者能在此享受与当地就医相同的医保政策。“打通异地结算堵点,可以让异地病人不用往返奔波,缓解资金垫付的压力,有效防止一部分病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陈若雷说。
目前,医院还在不断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报服务范围,2021年实现了凉山州17个县(市)参保患者在该院住院就医即时结算服务。
此外,为了援助涉藏地区医疗事业发展,医院强化医疗合作,先后与甘孜州康定市人民医院、泸定县人民医院、理塘县人民医院等医院结成骨科联盟,建立了医联体。采用送医进涉藏地区、派驻业务骨干、援藏指导学习、手术带教等形式,医院助力涉藏地区医疗队伍建设,加强骨干培养、技术指导等对口支援,开展巡回医疗、手术和学术讲座,免费为涉藏地区医院培训医疗技术人才60余人。
一线声音
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陈若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接下来,医院将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深化医疗改革,进一步强化与民族地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合作,开创医院民族团结工作的新局面。
记者手记
在天全县中医医院门诊部,记者看到不少排队的群众,正大包小包“采购”大力易筋酒、风湿骨刺膏等药品。因为声名在外,天全本地人常常成为外地亲友的“代购”。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陈氏骨科骨伤诊疗手法和中药制剂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医院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为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医院除了持续挖掘应用陈氏中医骨科理法方药体系,也致力扩大中医骨伤科的影响力,通过建立骨科联盟,开展学术交流,与其他医疗机构共同助推中医药事业发展。
在医院行政办公楼,全新的“中医骨伤文化暨院史陈列馆”刚刚修建完成,通过展示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使之成为传播中医院传统文化的窗口。接下来,陈列馆计划面对中小学校开放,结合“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让学生们能从小学习和了解中医药知识。
时光流转,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从造福桑梓的陈氏骨科到名声在外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在这里深扎根、壮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