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校园看脉动丨西南医科大学:瞄准医药科技前沿,加强创新攻关

2022-12-29 21:52:1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西南医科大学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范芮菱 摄

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菱

“实验马上就好,请稍等!”12月28日上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记者见到了该院核医学科医师刘会攀。他身着白大褂,正拿着移液枪进行药物标记实验。

实验室的走廊两旁,分布着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合成室、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合成室、短半衰期核素标记室、长半衰期核素标记室等“小隔间”;墙上还挂着多个授牌,展示着相关研究的丰硕成果。

该实验室依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联合组建,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致力于医用核素的自主创新及临床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西南医科大学正加速科技创新。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范芮菱 摄

核医学科扩容提质

自主研发靶向诊疗新药

“团队研发出了两种骨转移瘤精准靶向诊断与治疗的放射性新药,当前正在积极开展临床应用。”看到记者被墙上张贴的“骨转移精准靶向诊疗”项目简介吸引,刘会攀侃侃而谈。

几天后,核医学科将主办“骨转移TBM精准靶向国际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泸州,研讨如何推动医用核素的自主创新及临床转化,以及推广“骨转移精准靶向诊疗”项目,优化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

“老实讲,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过程,漫长而艰辛。”刘会攀坦言,“在同位素标记的过程中,团队花了2个多月时间,才找到正确的质控办法,甚至一度以为要前功尽弃了。那段时间,团队反复研讨、换思路、做实验,只为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除了科研人员迎难而上之外,平台建设也是关键。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跃介绍,当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疗康健中心院区“西南核医学中心”正在抓紧建设当中,计划2023年12月前建成投运。

“中心设置了床位56张,其中核素治疗床位16张。还将配备PET/MR、PET/CT、SPECT/CT、医用回旋加速器等仪器设备,希望能够助力实现放射性诊疗的设备和药物国产化与产业化。”陈跃说。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由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合成室等“小隔间”组成。范芮菱 摄

挑战科研难题

不断完善细胞治疗产业链

“最近在看关于3D打印、微流控方面的文献,希望找到一个前沿、创新、可操作的研究方向。”当天下午,记者来到西南医科大学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研究人员、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教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邓帅表示。他正在进行细胞药剂的开发研究,常常是转化研究院、学校两头跑。

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致力于细胞治疗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今年11月,被泸州市科学技术和人才工作局授予“细胞治疗与细胞药物泸州市重点实验室”。“这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实验室获得的首个授牌,对我们既是勉励,又是鞭策。”邓帅说。

行走在转化研究院,记者多次看到了“细胞银行”这个关键词。“这是我们当前细胞治疗研究工作的‘主战场’之一。”邓帅带着记者来到GMP实验室:“在这个万级洁净实验室里,有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等精细仪器,我们可以从脐带、胎盘里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储存,以便未来有需要时,将储存的细胞回输体内,治疗疾病。”

最近,转化研究院更新了一批微流控设备,更利于今后细胞治疗研究工作的开展。“目前我们在细胞治疗产业的中、下游,即临床转化以及药物生产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将是我们接下来不断奋斗的目标。”邓帅坦言。

近年来,学校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创新攻关,年科研经费增至2.9亿元,现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45个。

从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出发,几公里外便是康城路。道路两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疗康健中心院区一期续建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当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院刚刚全面开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以西南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要依托,泸州正在加速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卫生第三极,提升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力。

一线声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跃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大胆地提出一条新的探索之路,敢于做“0到1”的科研工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把泸州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得更好。

记者手记

 

一天的采访中,科研工作者的勤奋和求实令记者动容。“基本就是三点一线,科研和教学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复开碰头会、看文献、换思路、做实验、分析结果、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不断重复,剔除错误,万里挑一,才有可能找到最终的成功路径。”多名受访者表示。

只有将教育、科技、人才融为一体,才能形成“系统性硬实力”。我们相信,在高校科研工作者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担当下,更多的前沿科技成果能够得以转化应用,不断开辟出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起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海报 沈晓颖制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