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四川危急重症患者,他们守在“医”线最前沿

2022-12-31 00:39: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曹一莎 黄黎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12月29日,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紧急筹建的“急诊综合病房”,肿瘤科护士长胡莉敏正在为70岁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张爷爷检测血氧饱和度,张爷爷坐在病床边上,一边接受雾化,一边抬起手配合检查。

张爷爷同时也是一位慢阻肺患者,25日上午他在家忽然呼吸困难、神志模糊倒地,女儿张女士拨打120后将他送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接受了输液、吸氧、药物等治疗后,张爷爷情况渐渐好转,随后被转入急诊综合病房留观。“当时急得我都哭了,还好救护车很快就来了。我爸现在的情况已经好很多了,医生说再观察一下就能出院了。”

这样积极救治新冠病毒感染危急重症患者的场景,正在四川多地医疗机构上演。

12月29日晚,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急诊综合病房。医院供图

地理空间和医疗人员“极限腾挪”

全力释放救治潜能

“快快,患者心跳骤停,马上抢救!”12月28日晚上10点,一位躺在担架床上的老人被推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抢救室,急诊科两名医生立即冲到老人面前,胸外按压复苏、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药物抢救……经过30分钟持续抢救,老人逐渐恢复了心跳和呼吸。

抢救的患者,几乎全是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等基础疾病的老人。随着急诊抢救室扩容,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转危为安,正在用鼻管吸氧,等待被转入呼吸科病房接受后续治疗。

据该院统计,近期急诊科每日接诊患者人数,比平日的400余人次翻了近4倍。12月中旬前,考虑近期急诊门诊患者会倍增,医院将原有的2个急诊诊室新增到7个,同时设置了3个预备诊室。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急诊科护士的手,由于长时间照顾患者、为患者配药,手指被磨破。医院供图

为保障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还在24小时内新建“急诊综合病房”——选址就定在正装修改建的住院大楼,21日清晨,这里还只是一个空房间。该院第一时间调配来物资、抽调人员,通电、装灯、牵网,医护人员肩扛手抬,搬来输氧设备、抢救设备、药品柜、心电设备、病床……不到24小时,55个急诊床位和8个生命监护床位新建起来,当天就收治了60个病人。

该院同时还紧急开辟“急诊二诊断区”“急诊二输液观察区”“重症二病区”,同时紧急采购、调度设备,对内外科部分病房进行升级,加装上监护、抢救设备,储备可转化重症床位30张,采用“极限腾挪”方式盘活全院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救治潜能。

人手上,医院统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退休5年内老职工返回医院重新上岗,对全院所有医生100%开展呼吸机、气道管理等专科培训,并成立急诊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和多学科团队加强巡回指导,实行分片负责制,专家组成员下沉到分片科室进行全面指导,确保患者不论收入到哪个科室,都会有专家团队巡诊。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医护人员胡莉敏奔走在急诊科救助患者,她的运动步数一天达到3.5万步。医院供图

孕妇患重症肺炎合并新冠病毒感染

多学科合力救治保母子平安

12月20日中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间手术室里,传来一声新生儿啼哭,这让手术室里忙了十几个小时的医护人员松了口气。婴儿顺利出生的背后,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

12月17日,孕妇小吕一度发烧达到38.5°C,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当地医院治疗。小吕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因为小吕患有糖尿病,免疫能力较正常人偏低,病情逐渐加重,已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当地医院建议我们转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进一步诊治。”小吕的丈夫说。

12月20日,小吕转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检查显示其病情逐渐恶化,病情十分严重,随时可能危及母婴生命。“这位孕妈妈还合并有I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多种基础疾病,转入医院产科后,胸部CT提示肺部广泛炎性浸润阴影、双侧胸腔少量积液,更严重的是她已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我们立即联系了医院心内科、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内分泌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共同参与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该院产科医生任倩梅说。

之后经过积极治疗,小吕的心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但随即小吕又出现宫缩,宫缩一旦无法抑制会加重心力衰竭,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受到极大威胁。“当时最为有效的处理措施,是通过手术终止妊娠,但患者患重症肺炎,又继发心力衰竭,是否能承受麻醉及手术考验等都是大家担心的问题,但如果不及时终止妊娠,一旦病情加重,则会使治疗更加陷入困境。”该院产科教授伍宗惠表示。

12月20日,该院产科积极完善患者术前准备,并于当天中午完成了急诊剖宫产手术,早产儿出生后顺利转往新生儿科治疗,患者小吕也在术后转往ICU继续治疗。目前,小吕病情已好转,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妇小吕病情已好转。医院供图

为更好地缓解患者收治入院困难,尤其是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人多、床位紧张等情况,该院将患者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外科病房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普通型患者、内科病房以收治重型患者为主、全院中心ICU和各专科ICU则收治危重症患者;成立重症管理委员会,整合全院中心ICU和专科ICU床位,扩充增加可转化的重症床位,使综合重症床位增加2倍;统筹管理和调配全院呼吸机等仪器设备,全院各临床科室紧急培训重症医务人员,增援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发热门诊等,还开通就诊绿色通道,确保危急重症患者收治等。

不仅在成都和泸州,四川多地都能看到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身影。

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河东院区和德胜路院区日急诊接诊高峰最高超700人次,河东院区接诊病人是平时的3倍,急诊病房床位由8个增加到20多个,抢救室床位由15个增加到25个,该院急救中心还不断开放留观区、EICU等区域病床,做到“应收尽收”“应接尽接”,医务人员坚持24小时在岗,科室也积极排班并增设抢救室加强班岗位。

在绵阳,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打破原有科室设置、人员配置,实行“全院一张床”,统筹全院床位资源,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和危重症患者收治,根据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统一调配床位,设置重症病区(以ICU、RICU、CCU作为主要收治重症床位)、轻症病区(其他科室病区转化为新冠收治床位或普通床位),建立起以急诊、重症医学科(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心脏中心(CCU)为主的医疗救治队伍,成立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救治组,指导统筹全院新冠救治和资源调度,每天开展全院危重病人大会诊,开展全院巡诊巡查,及时筛查出重症集中精力加以治疗。

与此同时,德阳市人民医院也推出多项应急方案,实施“分片管理、分层收治”,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分层收治,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治疗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