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壹度丨换届近两年 四川村(社区)党组织的新书记们干得怎样?

2023-01-11 20:17:4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文艺 四川在线记者 樊邦平 文/图

“熊书记,上次你讲的抓产业的方法很管用,下周有没有空?我想带班子成员过来向你当面请教。”

1月10日,南充市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熊亮一大早便接到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义和场社区党委书记谢仕威的电话,简单寒暄之后,谢仕威提出了考察学习的诉求。

南充市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党支部书记熊亮(中)正在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情况。(受访者供图)

两个月前,熊亮和另外4名来自四川各地的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眉山市丹棱县参加了全省首场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擂台赛,现场分享了履新以来的工作心得和体会,并录制党员教育视频课件。随着视频课件的传播,在全省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群体中,相互学习的诉求越来越大。仅熊亮一处,便接到多起“取经”请求。

2021年4月,我省村(社区)“两委”完成换届,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调整面达29%,一大批履新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新征程。如今,换届工作已完成快两年,我省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工作干得怎样?他们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对未来又有哪些思考?日前,四川在线记者走近这个群体,记录下基层治理舞台上这群新人的成长故事。

进入状态:先过班子成员磨合和熟悉群众两道关

冬日的千坵村忙碌非凡,村上去年种下的400余亩油橄榄迎来管护的关键时刻,及时到地里查看油橄榄长势,成为去年底以来熊亮的重要任务。

1月10日,站在路边,看着自己主导发展的油橄榄正茁壮成长,这位履新村党支部书记快两年的青年感到自豪不已——因为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壮大,让自己在村上的“脚跟”也越站越稳。

生于1988年的熊亮是一名返乡农民工。2021年,被选举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开启全新职业生涯。但初来乍到的他却遭遇了不小的挑战。

“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多是我的‘叔叔辈’,起初,他们对年轻的我不怎么看好。为打破僵局,我一方面推心置腹地同大家交流,另一方面在工作分工上坚持扬长补短,让擅长写作的原村支部书记负责办公室资料整理上报工作,让群众基础好的原村委会主任负责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通过真诚沟通和相互‘补位’,我们打破了隔阂,拧成了一股绳。”回忆起最初的那段“磨合期”,熊亮坦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任村党支部书记,要干好工作的第一关,就是要尽快凝聚起班子的共识。

对于新书记们而言,除要尽快赢得班子成员信赖,更大的挑战是要让村干部们尽快同群众打成一片。

熊亮向记者回忆,上轮换届之前,农村地区迎来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由此导致部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互相不太熟悉。履新后,熊亮立即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走社入户,用时一个月,一一记录下村民的基本生活情况和家庭情况,还把他们的房屋结构、地理位置,画在笔记本上,“两委”班子成员很快融入了群众。

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广汉市雒城街道金领社区党委书记谢琴琴。“社区干部分别来自街道的四个社区,之前不太熟。一开始,大家其实也在观察,看我究竟有没有‘两把刷子’。”谢琴琴告诉记者,为打破僵局,她一方面私下主动同班子成员们谈心谈话,另一方面坚持每月搞两次团建活动,“走心”交流换来了解和信任。

“换届后,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平均年龄为44.7岁、较上届下降1.8岁,中专及以上学历占84.3%、较上届提高34.7%,大专以上学历超过一半。对于这些履新的高学历、年轻化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而言,当好班长,带好头,是要过的第一关。”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快两年的历练,我省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基本上很快适应了角色,进入工作状态。

开辟新局:找项目抓发展,不畏困难冲锋在前

“今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把中药材初加工产业搞起来,让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万元。”1月10日,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义和场社区党委书记谢仕威召集社区“两委”干部举行2023年重点工作务虚会议,中药材初加工项目被定为今年社区的重点工程。

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义和场社区党委书记谢仕威(左二)正在向居民了解中药材收获和销售情况。(受访者供图)

拥有6200余人的义和场社区种植有3000余亩中药材,但集体经济收入却不到10万元,社区缺乏自我造血功能,为尽快把集体经济搞起来,履新后,谢仕威花了半年时间,积极对接区级相关部门和街道,联系专家,终于争取到中药材的初加工项目。

“作为一名新任社区党委书记,要打开工作局面,就要带头奋斗,为社区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回顾自己的履新历程,谢仕威这样总结道。

“要当好一名社区党委书记,光凭个人理想、热情和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2021年履新的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龙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涛对此极为认同。

龙滩社区位于丹棱县城以西,在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由两个村合并而成,共1118户4360人。两条主干道穿越社区而过,当地基层工作环境较为复杂,且面临着人心不齐的挑战。

履新之初,陈涛首先从为民排忧解难入手,将群众最关心、诉求最多的问题拿到社区党委会议中来讨论,并最终拿出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2021年度,龙滩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7万元,比2020年增长9.28%,社区也先后荣获省级四好村、市级“七无”平安村(社区)荣誉称号。

接续奋斗:有挑战但更有信心和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新征程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重任在肩。面对新任务和新要求,四川新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的心理状态是什么?记者走访各地时,多位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向记者表达了心声:“有挑战,但更有信心和动力”。

挑战,来自各项工作抓实抓细的不确定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型社区、商圈社区不断涌现,这增加了社区管理服务的难度,如何抓实抓细,我心里还没有底。”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丽晶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怡璇向记者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担忧。

1992年出生的杨怡璇是温江区最年轻的社区党委书记。他告诉记者,现在小区的住户大多为“新温江人”,大家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差异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是一个新课题。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丽晶港社区党委书记杨怡璇(中)正在讲解今年当地智慧社区建设情况。(受访者供图)

“挑战和压力是有的,但我也有信心和动力。特别是通过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多轮培训和向老书记们请教学习,我打开了思路。”通江县两河口镇龙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军已总结出一套工作法。他认为,未来干好工作的关键就是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研究吃透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精神,在基层找准落脚点,并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

达州市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太是全省知名的基层党组织“老”书记。不久前,他被组织上确定为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导师,由此不少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他请教。在李永太看来,新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干好未来的工作,必须要敢于挑起重担,不断学习提高,在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中推动村(社区)发展。

“2021年,四川34350个村(社区)完成换届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7.5%,同时,83.1%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了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因此大家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新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做好各项工作,就要加强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此我们也把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了重点工作范畴。”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负责人表示。

据悉,今年,我省将深入开展“书记龙门阵”、主题坝坝会、基层党组织书记擂台赛等活动,切实拓宽新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交流平台,并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切实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