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开播:除了最早连载《三体》的杂志,成都还有哪些“科幻基因”?

2023-01-20 16:21:5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近日,科幻电视剧《三体》开播,引发科幻迷们热议。

开播的那天,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坐在电脑前。不停闪烁的宇宙,散发出诡异耀眼的红光,倒计时向主角汪淼逼近……熟悉的文字,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画面,再一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1979年创刊于成都的《科幻世界》是最早连载《三体》的杂志,并且是“三体”系列纸质图书的版权方。今年春节,科幻世界作为联合出品方参与的电影《流浪地球2》又将上映。

从期刊、小说到影视化,中国科幻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观察产业发展的另一个视角,则由《科幻世界》主编拉兹提供——2006年,他入职杂志社,“在当时,作为科幻迷,如果想从事相关职业,要么去写小说,要么就到科幻世界当编辑。”

《三体》“出圈”后,改变悄然发生。一阵科幻出版热潮掀起,科幻产业快速爆发,科幻迷们的职业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不仅如此,姚海军告诉记者:“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成都企业的身影。”

《三体》连载背后有什么故事?在成都,还有哪些“科幻基因”正在蓬勃生长?

谈《三体》连载

最初,没人能为它的成功“打包票”

十多年前的一个平常工作日,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一位作者的新邮件,又抵达了姚海军的邮箱。

打开文档,往下读了几行,不知不觉间,又是几页。接下来,即使数次被其他工作打断,姚海军总是第一时间回到文档页面,想快点把它读完。

这是姚海军与《三体》相遇的时刻。“像千亿颗太阳爆发。”此后的媒体采访中,姚海军曾这样类比。

那时,刘慈欣在科幻读者之中已经很有名气。《科幻世界》在《三体》连载版正文前的编前语中就写道:“自从今年第一期我们透露刘慈欣的长篇新作即将杀青的消息以后,众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咨询,希望我们能尽快出版这部新作。”

姚海军当然听到了呼声,他也看好《三体》的潜力,但同时也愈发谨慎。

在此之前,刘慈欣已经出版了几本书,但销量最多也就五万来本。科幻小说有限的读者群摆在那里,姚海军担心:“哪怕是最好的作家和最好的作品,也很难撑起这片天空。”

反复、慎重地考虑后,姚海军决定为《三体》吸引尽可能多的基础读者。“长篇连载:三体·刘慈欣”——2006年5月,《科幻世界》用封面标黄的大字,宣告了《三体》的到来。

2006年5月,《三体》在《科幻世界》开启连载。《科幻世界》供图

没有人会否定,这是中国科幻界的一部惊喜之作。

报刊亭前不断有人询问最新杂志的情况、各种形式的读者信件纷至沓来……2007年,第三届国际科幻·奇幻大会在成都举办,在天府广场上,甚至有大学生扮成了书中的“人列计算机”。

2008年,《三体2:黑暗森林》出版;2010年,《三体3:死神永生》面世;2015年,《三体》英文版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三体》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出圈。

“可以说,这本书让中国科幻从杂志时代进入了畅销书时代。”姚海军表示。

谈科幻产业

畅销书之外,不断“造梦”

打开豆瓣电影Top50,不乏科幻作品的身影。于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则凭借高票房打造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三体》也一样,不能止步于“畅销书”。

《科幻世界》老读者陈适之来自成都,她在读中学时几乎一期不落地购买这本杂志。“第一次看到《三体》实体书是在书店,由于年纪小,有些地方还觉得比较枯燥。”看了电视剧后,她觉得“超出预期”,一些情节通过光影和背景音乐烘托出了气氛,在还原的基础上更有感染力。

但要将科幻小说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变为“现实”,“造梦”的过程仍然是困难的。

“这一过程存在一个‘时间差’,比如,文学上已经在追求根植于本土的美学风格表达了,但由于人才、技术的储备不足,有特色的影视化呈现可能还跟不上。”拉兹表示,“同时,科幻粉丝又是一个忠实且有影响力的群体,改编不好,失望了,口碑很容易就没了。”

他总结,创造一个成功的IP,科幻作者不能只在已有的想象世界中创造故事,而是要构建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同时,还要从纯粹的爱好转变为专业化的创作心态与理念,进行长期积淀、持续创作。

基于自身的出版优势,科幻世界也在谋求多元融合发展,尤其是向影视转型。早前,科幻世界就已成立科幻IP产业转化中心,如今,参投《流浪地球2》也是一次尝试。

当然,要想撬动科幻产业发展,远远不只是一个作者或者一家杂志的事情。

谈城市角色

成都打造“中国科幻之都”的底气何来

科幻杂志是科幻产业链的核心灵魂,《科幻世界》的存在使得这座城市科幻产业的发展更加顺理成章。姚海军很欣慰地看到,这些年,成都聚集了不少科幻相关企业,为产业整合打下了基础。

在成都,虽然大部分围绕小说、漫画、动画、周边等科幻产品的创业型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有的已取得不错成绩。

成都本土科幻品牌“赛凡科幻空间”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随着《流浪地球》电影的爆红,由他们制作的周边衍生品在淘宝众筹平台达到了近800万元的成绩,创下当时平台电影周边众筹的新纪录。

眼下,《流浪地球2》上映在即,“赛凡科幻空间”创始人孙悦又迎来了一个无法休息的春节假期。他们要赶在电影上映首日,上线几款核心道具的周边衍生产品。

孙悦回忆,2014年公司成立,成都就是公司所在地的不二选择,“这里有浓厚的科幻基因,科幻粉丝众多,市场广阔。”

也有一些企业被成都吸引。2018年,中国视觉效果行业的佼佼者MORE VFX分公司在成都成立。据报道,未来,他们还计划在成都建立一个数千人的工作室。

不过,正如“赛凡科幻空间”的产品大多是在珠三角地区生产制作,成都企业在科幻产业的一些环节参与度并不算高,科幻产业链还远远达不到“完善”的阶段。

几位受访者都提到,想要科幻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质量上乘的原创内容。这也是成都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一是政策扶持,二是人才支撑。”孙悦表示,成都的科幻产业大有可为,更要不断摸索前进。

2023年,成都即将举办世界科幻大会,几位受访者都对此满怀期待。他们相信,这场科幻迷的“嘉年华”上,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