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连连看丨我们村的喜事儿传北京

2023-03-04 18:51:0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海报制作 成桂红

蒋炜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春日村庄,鸟鸣声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里的喜事一桩接一桩,乡亲们有太多的心里话想说出来。

 

2023全国两会期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联动川观新闻等主流媒体,聚焦村庄新貌,聆听发展故事,共话“我们村的喜事”,从一个个村庄中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图景!

四川·石椅村

民宿升级了,村民笑容增多了

3月1日,驶过弯弯曲曲的山道,还没到石椅羌寨,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嘈杂的机器轰鸣声迎面而来,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里一片忙碌。村里正在忙着拓宽山路,4名木匠在成型的八角木檐上敲敲打打,3名电力工人爬上高梯改装线路,两位村民大声指挥着车辆在路面上铺设黑色沥青。

石椅羌寨。郭超英 摄

趁着春光明媚,忙着建设升级的不只是道路基础设施。

山路旁的“尔玛人家”民宿已进入改造升级的收尾阶段。从过去的农家乐到现代风格的民宿,这个改造升级方案要贷款200万元。为此,民宿老板邵川家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给他们巨大信心的,是春节前后村里的变化。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是视频连线的点位之一。“有信心,有干劲。”站在当地参与连线群众的第一排,邵川难掩激动,连线结束后他家就对民宿规划方案进行了升级调整。

这个春节假期,大量来参观体验羌族特色文化的游客,让大家更坚定了发展的信心。“香肠等特产迅速销售一空,全村农家乐都住满了。”回忆起春节时的热闹,邵川仍旧有些激动。

这鼓舞了全家。弟弟邵逸涛对新厨房烹饪设备、餐具、上菜环节进行了重新调整,最近又在外地考察学习,准备回来创设几种特色菜式;邵川过去在开挖掘机,现在他准备负责茶室,正在学习各种茶艺相关知识,准备将当地特色的苔子茶发扬光大。

石椅羌寨。郭超英 摄

积极行动的不止邵川一家,春节期间村民们都制定了各自的新年计划。许多村民也在加快升级硬件、改造民宿,还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外出学习,看民宿旅游服务细节,学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加快自我转型步伐。

不久前,一场文旅主题宣传活动在石椅羌寨举行,围绕“安逸四川·春游绵阳”的主题,当地着力展示推介绵阳春季旅游特色资源。石椅村正成为绵阳、四川特色文旅的一张“名片”。

当了9年多村支书的陈爱军说:“如今的石椅村上下迸发出来了巨大的奋进热情,每天都有新变化,县镇村三级联手设计的石椅村发展规划图马上就要发布了,大家正按照未来规划撸起袖子加油干。”陈爱军还透露了村里的小目标:5年后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当天,“尔玛人家”的大门已经披上了羌红,院子里新购置的锦鲤在鱼池里游来游去,邵川正在对民宿的细节进行微调,希望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各地游客,“让大家在石椅村感受到最地道、最巴适的旅游体验。”邵川说。

贵州·化屋村

瞧,这是化屋的幸福账单

贵州化屋村群峰叠翠、碧水荡漾。图为化屋村景色。张加林 摄

悬崖之下,苗歌悠扬。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群峰叠翠、碧水荡漾,乌江沿岸游人来往。

走进化屋村,面貌新、旅游兴、村民乐。

“旅游业的发展让许多人返乡就业创业,苗绣和蜡染让绣娘有了乐业之本。”从小和母亲学习苗绣和蜡染的杨文丽,怀揣着对技艺传承的初心,返乡创业开办蜡染刺绣工坊,探索“传统+时尚”的苗绣传承新路。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在化屋村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去年,杨文丽的苗绣和蜡染制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188万元,带动当地60余名绣娘就业。

在化屋,像杨文丽一样拥有“新人生”的人还有许多,他们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2021年以来,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9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3亿元。红火的发展账单写出了化屋人家的好日子。

(综合: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