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V观⑤丨阿布洛哈的村支书为什么赢得点赞?

2023-03-05 21:39:3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四川在线记者 张守帅

这个春天,全国人大代表吉列子日,从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走向举世瞩目的人民大会堂,他的故事赢得广泛赞誉。

吉列子日代表身上有许多标签。他是“95后”,是四川代表团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他来自曾经的贫困山村——大凉山深处的阿布洛哈村。2020年6月,三面环山、一面临崖的村子迎来历史性时刻,在强大施工力量推动下,在10多名博士、教授级工程技术力量支撑下,在使用世界最大直升机米-26吊运机械设备护航下,阿布洛哈的通村路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人迹罕至”的村庄掀开新的一页。

人们关注吉列子日,更是关注中国脱贫攻坚以及紧随其后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在于精神层面的跃升。

吉列子日是村上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在那种条件下能够“读出来”实属不易。而现在,让孩子上学成了全村的鲜明风气,村里256人就有100多个学生娃。从外面向村里流动的人多起来,有嫁进来的媳妇、体验变化的游客,还有常年扎根支教的老师。吉列子日引以为豪的是,村上小学甚至吸引了邻村的学生来读。他期待这些孩子们像他一样走出大山,有能力的时候也反哺家乡,做建设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

这并不是一个奢望。全国人大代表、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就是一个例子。2012年,村上动员在沿海工作且已担任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郑望春回乡发展,但他内心很犹豫,古路村是雅安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寨,只有沿着山崖间一条宽不足1米的弯弯曲曲的骡马道小心徒步走才能前往,走得快也要两三个小时。后来,郑望春想通了,说服自己的理由很朴实:骡马道是老一辈肩挑背扛开凿出来的,继续发展离不开一棒接一棒,年轻后生总要有个人带头。

这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帮助下,古路村的发展称得上如“飞越”一般。村上修建了一条跨越悬崖、既能载人又能运输物资的索道,将两三个小时的爬山路缩短为三分钟。村民种下1800亩核桃、500亩花椒、500亩脆红李,涌现出21户农家乐和民宿,更多年轻人回来了,村民腰包越来越鼓了。郑望春参与了这个过程,也在过程中接过了“接力棒”。

有意思的是,古路村上一任村支部书记叫骆云莲,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当代表的时候,履职调研基本都围绕脱贫攻坚进行;而现在,展现在郑望春眼前的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这是使命的传承,这是时代的进步。

我们为吉列子日点赞,也是为千千万万返乡创业者点赞,为扎根基层沃土、绽放青春光彩的奋斗者点赞,为伟大新时代新征程点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