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观两会③丨青年观察员对话全国人大代表苟兴龙:如何提高青年就业创业成功率?

2023-03-08 21:09: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四川在线记者 宁宁

3月7日,由川观新闻和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推出的《青年观两会》第三场连麦活动,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苟兴龙,以及作为青年观察员的四川吾立知品牌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共青团凉山州委兼职副书记、四川省职业指导专家团成员杨杲

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苟兴龙一直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不断线的指导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15年从北京返乡创业,杨杲长期从事人力资源服务、青年就业指导、创业服务等相关工作,开招聘会、办讲座、组织创业大赛、建立青创导师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就业创业经验。

在连麦中,两位嘉宾和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主播一起,关注“青年创业就业”这一话题。

多管齐下千方百计促就业

连麦前,一个数据引发关注: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这是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

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连麦一开始,毕业生就业现状如何、原因何在等一连串问题抛向了嘉宾。

“当下,促进毕业生就业是高校重中之重的任务,我们千方百计促就业。”苟兴龙说,目前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选择面广且多。尽管此前单位、企业进校招聘受疫情影响运行不畅,但当前已经重新启动,整体运行情况较好。

“就业多元化趋势”得到杨杲的认同。他认为,与以往不同,当前的“难”不在于数量上的难,而是难在“匹配性”上,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和定位,与用人单位、招工企业的匹配度存在差距,“同时毕业生扎根基层的意愿降低,导致出现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难题。”

接过话题,苟兴龙认为就业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当前,毕业生出于自身追求、家庭条件好转等因素,择业主要求稳,闯劲稍显不足,同时,毕业生个人能力参差不齐,预期与现实存在差距;

其次,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一些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毕业生难就业;

受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就业岗位供给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对毕业生的要求,学生缺乏职业训练就可能导致就业难。

“以我们学校为例,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几乎各占一半,很多学生毕业后希望进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当老师,以求稳为主。”他指出,但随着中小学对任教老师学历要求的提高,许多毕业生放弃直接就业,而是选择考研,以期提升学历。

“这或许会导致毕业生懒就业、慢就业问题。”杨杲追问,除了加强职业指导,高校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我们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和训练,从学校到学院,党委书记亲自来抓。”苟兴龙说,和学生以交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客观看待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此外,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苟兴龙表示,学校为毕业生建立“一人一册”“一人一档”,实行全员导师制进行就业指导,对重点群体进行校内单独指导,毕业后跟踪他们的就业动向,及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精准开展就业帮扶。

同时,该校还重点布局天文学、大数据等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每年评估、调整专业设置,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

从市场角度出发,杨杲认为,中小微企业是经营主体中的绝大多数,应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优化岗位管理,改善毕业生对优质岗位的认识,从而吸纳大量毕业生就业。

切忌盲目思维,创业应充分利用平台和资源

当前,在国家大力鼓励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有着很高的创业激情。毕业是该就业,还是义无反顾去创业,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又一焦点。

“我们鼓励大学生创业,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嘉宾们认为,创业存在“幸存者偏差”,大家看到的都是成功者,但创业充满艰险且成功率不高。

那么,针对创业,高校如何为大学生做出正确引导并保驾护航?譬如,如何筛选出适合创业的学生和项目?

苟兴龙介绍,其所在的高校设立了创新创业中心,每年发布创业项目计划,在就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进行申报,通过行业专家、从业者初步评估,筛选部分项目入库,学生接着进入创新创业俱乐部等,接受进一步相关训练和项目孵化。

期间,让先创业成功者带动后创业者成为关键一招。“通过创业精英讲坛、校友论坛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交流和分享创业经验。”苟兴龙说,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代练,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作为创业者,杨杲尤其关注“师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如何提高指导老师的能力?”他提出问题。

“建设好指导老师队伍。”苟兴龙说,当前指导老师包括校内和校外老师、专兼职老师,同时学校还把指导老师送到高校、行业、企业参加培训,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多管齐下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此外,苟兴龙建议,大学生创业还可以利用好税收、贷款、培训等相关创业优惠政策和补贴。

“大学生朋友们要有条件地、科学地创业,避免盲目思维。”杨杲强调,尤其是要找到好机遇,可以先进入职场积累经验,再从小商业、小项目出发,脚踏实地,积极靠拢优势资源,找到可以带动创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