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文地理》总编辑李海洲:带怜悯之心,与地球重修旧好|聚焦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

2023-03-16 18:31:2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丛雨萌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3月16日,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主题沙龙“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在成都举行。来自北京、香港、广东、广西、江苏、贵州、甘肃等地的嘉宾,和俄罗斯、阿根廷、罗马尼亚的国际诗人前来参加。沙龙现场,来自重庆的诗人,《环球人文地理》总编辑李海洲一番直爽的叩问,吸引了不少嘉宾的注意力。

活动现场      

“这个话题算是我的老本行,我在这里讲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李海洲切入主题,把“终极关怀”分为两个层级,他认为第一个层级是相对低级的终极关怀,比如不少与会者提到的关心小猫小狗和身边的事物,但他认为高级终极关怀,更应该是关注:“人类命运究竟要往何处?”

李海洲      

李海洲用生态和生命两个关键词为大家解释。诗歌生态是众多生态的一种,目前有不少人去大自然转一转,去大自然旅游地走一走,回来写一些诗歌,就以为是生态文学。“其实这不太是生态文学!”李海洲一针见血地说,地球上有许多正在消失的动物,它们的逐渐消失令人触目惊心,比起记录当下,我们更应该思考,它们未来是什么样子?在他心目中,诗人龚学敏诗集《濒临》是值得提倡的生态文学。这本诗集从近80种动物入手,写出了这些和人类一同走到现在的动物的现实处境。濒临,是所有野生动物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龚学敏奋力以诗为槌,敲响了时代的警钟。

“没有信仰、没有尊重的话,我们不配谈生命。”李海洲通俗地打了几个比方,地球气温再上升2℃,许多沿海地区可能会被淹没,再过60年,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不晓得如何。他希望大家能带着对生命的尊重,带着严肃的体验,带着对生态拯救的怜悯之心,与地球相处。当然,这不是写一两句诗歌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他送上两句话与现场所有诗人共勉:“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地球重修旧好。”不要忘记,我们远古的时候,是与地球生态相处得非常融洽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