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美丽四川乡村新篇 竞演大赛激起四川乡村文化发展千层浪

2023-03-27 23:03:2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杜馥利

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烟火藏诗意,诗意藏乡间。3月28日,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将在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启幕。

春花烂漫,生机盎然。这场始于乡村的春日之约,再一次揭开了我省乡村文化竞相开放的序幕。这场序幕始于2021年,彼时,我省正式启动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通过线上展演和线下竞演,推介魅力乡镇、培育乡土文化能人等,邀请非遗“新生代”、新乡贤、乡镇干部等参赛,以短视频方式推介各地乡土文化、展现大美四川。

春满巴蜀,新风扑面。这场大赛让人们看见了乡村文化的B面,这里不仅有秀丽的自然美色,原汁原味的乡风民俗,还有青春向上的山野新潮和“驭数前行”的乡村新景。以“特”为笔,四川正通过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文化,既让地域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也把资源禀赋转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源源不断的底气和动力,让乡村特色文化成为撬开农民增收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带给群众更多的实惠。

驭“数”前行

数字化唤醒“乡愁”新活力

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晚会。

一组数据勾勒四川乡村文化振兴活力。

2022年1月到2022年11月,全省共2038个乡镇、1866名能人、1877名代言人参与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线下举办竞演活动120场,线上发布相关作品及稿件11589件(篇),点击量逾7亿次。经各市(州)推荐、专家评委综合海量参赛稿件、媒体数据传播等多维度、多环节评审后,峨眉山市双福镇等上榜100个魅力乡镇,王旭等评为100名文化能人,滕云等获得100名乡村代言人称号。

数据背后,是乡村“数”景的蓬勃。随着互联网在广袤农村越来越普及,手机、短视频等成为农民的新农具。瞄准数字“新农具”,大赛率先在全国搭建数据库,以数字化手段助力乡风民俗记忆留存,并通过与电商、直播等结合,唤醒乡愁。

广元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赛,人们走入镜头,借用短视频推介家乡风物。这里,七十岁的广元大爷高祥打起架子鼓,说起乡村文化蝶变;百万粉丝博主“我是陈小七”,以美食为桥,将广元的乡风新俗融入镜头……“如今我们正借助大赛的春风,发起‘直播广元’网红培育计划,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让基层闹起来、热起来。”该负责人介绍。

借助大赛,乡土文化“火”出圈。德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坐拥“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孕育出以“一门三孝”为内核的德孝文化,以张栻、李调元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以绵竹年画、苍山大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依托丰沃文化根脉,德阳创新举办“魅力德阳·美丽乡镇”活动,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省魅力乡镇、乡村文化能人相聚的盛会。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此走出乡野,跃入大众视野。仅在第二届大赛中,德阳就有141支短视频参与线上竞演,网络平台累计播放量超5000万人次。其中,中江县的魏鑫、林金用流行的说唱音乐《坐标中江》,将家乡地域景观娓娓道来;什邡市新农人“乡村黄老表”西装革履开着拖拉机犁田,让人看见农活打开新方式,被网友戏称“法拉犁”。

德阳乡村文化振兴竞演大赛。

大赛还激发了村民的自主性,他们通过拍摄短视频,将散落民俗上传到线上平台,打捞乡村文化。比如,“说春”。这项民俗最早起源于商代武丁时期迎四方神的习俗,随后它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春倌在民居堂屋大门口进行的节令说唱活动,一般在农历十月小阳春后开始,次年春分左右结束。上世纪80年代后,“说春”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竞演大赛开启后,巴中市南江县云顶镇在大赛线上平台投递了春倌“说春”主题视频,再现这一古老习俗。米仓山山歌、豆腐制作……在线上平台这个“行走的数据库”里,沉睡的文化被唤醒,蜀乡魅力动人心。

破立并举

撬动乡村“流量密码”

乡土文化反映了在乡土空间中经过千百年形成的人们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根植于乡土的孝亲、仁爱、民本、和合等精神观念,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构成,是乡村中的人们所遵循的处世哲学与行为准则。“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乡土中国》的开篇,费孝通如是写道。

要读懂中国,就要读懂乡土。

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将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落地生根,发动超过2000个乡镇参加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让基层干部群众从围观到主动参与,用新传播手段讲变革中的乡村故事,解锁乡村文化振兴“流量密码”,让乡村文化“活”起来、让乡村生活“潮”起来,让乡村产业“火”起来。

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晚会。

在展演平台,秀美山川、独特风俗、砍柴生火、乡村大集……腾跃画面。这些乡土文化的挖掘弘扬,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村民对“农民”身份、“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认同感自豪感,积聚起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张永清看来,“作为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乡土文化有助于维系父老乡亲式的情感,有助于邻里守望、团结互助、共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仅能提升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提振人们的精气神,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

放眼历史,这片乡土也走出了诸如张大千、贺麟等名家大家。现实和历史交织下,竞演大赛创新破局,巧用名人、网红等,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用短视频和线下竞演,激活乡土活力,发掘乡土文化流量密码。

这样行动源于四川实际。立足四川,放眼全国,四川在乡村文化建设上领先之势明显,乡土网红扎堆涌出。乡村网红天花板李子柒、人间烟火蜀中桃子姐、因峨眉武术火爆全网的凌云、网红局长刘洪……他们从各个角度,展现着四川乡土文化的多元魅力。

网红打卡活动。

70余岁的闫兴英和80余岁的漆明国是广元的素人夫妇,也是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夫妇。2021年,闫兴英上榜成为我省100名乡土文化能人之一。老夫妇“入网冲浪”,将乡村美食带给更多人,让人看见四季三餐下的浪漫。专注非遗,成都郫都的国风手艺人雁鸿,用易拉罐做的京剧头冠走红。如今,她设计制作的国风饰品不仅得到海内外网友的喜爱,其作品还走出郫都乡村,站上米兰国际时装周。2022年,这位年轻的女孩成为我省100位乡土文化能人之一,将继续用短视频,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力量。

荣获2022年度全省“十大乡村文化能人”的李德富是成都金堂五凤镇退休教师,年近八旬。他积极投身于家乡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播,参与讲解古镇历史、贺氏家风故事1000余场。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透过短视频,他将金堂链接进入更广阔的世界。

打造“五味”乡村

乡村文化春风苏醒

中华农耕文明根植于乡土,千百年来孕育的乡土文化悠远温润,不仅保留了历史记忆,还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吐故纳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在四川,乡村文化振兴蓝图早已绘制。2021年,启动四川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发起竞演大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密集的行动,彰显出四川的谋定: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生命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得到激活与创新、赓续与发展

立足巴蜀特色,四川打造“存古味、留韵味、带野味、显品位、沾潮味”的“五味”乡村文化,引入时尚化、现代化、青春化元素,赋予乡村文化新气息。以驷马镇为例,2022年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上榜省级魅力乡镇。双城村就位于驷马镇东部。40多年前,画家罗中立在双城村工作的时候,以村民邓开选为原型创作了油画《父亲》,双城村因此被誉为“父亲的村庄”。依托《父亲》这张文化名片,平昌县开始构思谋划 “巴山美村·父亲原乡”项目,用艺术唤醒乡土,保留乡愁“土味”同时,用艺术等现代手法,让乡村潮起来,实现农文旅高度融合发展。

以文富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在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看来,大赛也顺应回归生态、回归乡村的消费趋势,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内容与内涵,加强文化和科技的嫁接,丰富乡土文化产品形态,将乡土文化带来的流量,变成了致富的利器。

徐存蓉是土生土长的凉山州盐源县人。大赛启动后,瞄准短视频,徐存蓉在抖音开设了“三农”自媒体账号“凉山小蓉”,开启电商直播带货之路。“直播既能展示乡土文化,也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徐存蓉介绍,目前她正运用互联网平台宣传盐源特色农产品,扩大盐源农特产、新农村和盐源旅游景点等的知名度,助力农产品上线,带动盐源经济发展。目前,该账号粉丝量已达到18万。

竞演大赛,也实实在在激活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当前,我省正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实施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工程,全面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布局,创新服务供给内容,打造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共享空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