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倒计时100天 成都准备得如何?

2023-04-19 21:23: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活动。

四川在线记者 雷倢 肖莹佩/文 黄潇 李强/图

4月19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100天倒计时活动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吹响了大运会决战决胜的冲锋号。

7月28日—8月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嘉宾将齐聚成都,成都如何向世界呈现一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的国际体育盛会?从2018年12月成功申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至今,成都准备得如何?又怎样将赛事筹办工作具化为老百姓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

贯彻绿色低碳理念,赛事组织已基本就绪

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引领下,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从成都东部的龙泉山向西眺望,一只巨大的银色“飞碟”停靠在东安湖湖畔,与远处的城市和雪山相映成辉。这便是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场馆是精彩赛事的承载之地。成都大运会场馆准备得如何?截至目前,包括东安湖体育公园在内的49处竞赛场馆均已落成并达到国际比赛水准,成都大运村早已全面完工并揭牌,竞赛服务体系与人文交流服务体系已全面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所有大运会场馆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

成都大运会49个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36个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而来,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

近日,前往新都香城体育中心锻炼的市民刘颖惊奇地发现,一夜大雨之后,香城体育中心外的地面却依然干爽整洁,毫无积水。原来,这座成都大运场馆采用了一项“海绵城市”建筑材料技术——透水混凝土技术,以践行绿色大运的理念。

据了解,49个场馆的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水准,并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顺利开展了各项测试赛、专项演练和全要素演练。

4月19日下午,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内十分热闹,一系列活动陆续开展。

随着大运会的临近,成都大运会测试赛、专项演练和全要素演练等均顺利完成,基础筹备工作全部就绪……

位于成都大学的大运村也准备就绪。作为大运会服务保障重要的功能载体,大运村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能容纳约11000人入住,约4300人同时就餐,赛时将成为国际青年的成都家园,为代表团提供住宿、餐饮、健身、商业、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多种服务。

与此同时,成都已经配套建成大运村至主场馆道路等13个大运会交通设施项目。

此外,成都将投入1700余台新能源车辆作为大运会交通保障服务大巴车辆,实现赛事专用交通保障车辆80%以上为新能源车型,传递绿色低碳办赛理念。

据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人力资源部(志愿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赛事期间将有2万名大运会赛会志愿者参与赛会服务。届时,大运场馆周边、赛事沿线、公园绿道、交通枢纽、商圈景点等人流量大、显示度高的区域,将设立1000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配置志愿服务队,重点开展以城市宣传、赛事推广、便民服务等为主的城市志愿服务。

“从我们考察和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成都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在“春团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赛场馆非常棒,遇到的每个人都特别热情。代表团团长们对赛事的举办也是充满了期待。”

共享办赛红利,激发运动活力

随着大运会的日渐临近,成都的运动氛围愈发浓厚,处处洋溢着活力。

对成都而言,大运会不仅仅是一场国际体育盛会,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场馆设施,曾经是成都体育发展的一块短板。如今,在高标准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全力备战大运会的大背景下,一批国际水准的体育场馆新建和改造完成,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运动场所。

双流体育中心全民健身馆是成都大运会的羽毛球比赛场馆,经过改造升级后,面貌焕然一新,设施条件也比以前更好了。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全民健身馆打球。羽毛球爱好者刘全福说:“场馆规格高、收费低,所以大家常来!”

为了让市民充分享受大运会的赛事红利,成都自2021年启动“大运场馆惠民行动计划”,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大运会场馆。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全市大运场馆对外开放时长7.63万小时,免费或低收费开放509.48万人次,累计举办各类赛事727项。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大运会所有49个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大运村则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既满足赛时运行要求,又充分考虑赛后高校教学需要和市民参与。

变化不止发生在体育场馆。在大运会筹办过程中,成都坚定践行“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越来越多的运动空间正在成都各个区域不断呈现,将赛事筹办具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

4月19日下午,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内十分热闹。

秉承“公园城市”理念,成都在1.43万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内,规划了总长达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天府绿道上设置了类型丰富的体育设施,叠加城市不同区域的山地、森林、湖泊、田园等多种场景,构筑起成都人身边的运动场地。

“我以前宅在家里,很少运动,但是看到大家一路骑行的美景,忍不住加入了进来。”成都市民唐薇说,原本她只是抱着体验一下的心态,但去天府绿道骑行一次之后,就爱上了骑行运动。

成都还大量利用城市“剩余空间”“金角银边”,新建、改造“社区运动角”,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面铺开。

在成都青羊区宽巷子社区,有一座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过去,这里只是一块闲置空地,为更好地满足周边居民运动、健身的需求,当地将其建成了占地总面积约900平方米、包含三个足球练习场的社区运动角。

“老城区可利用的空间有限,不可能建设大型足球场,而这种足球场可以降低运动门槛,让居民们不组队也能踢球。”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除了足球练习场,园内还搭建了“社区智慧康体空间”和“快乐运动文创沙龙”,以实现小区全民、全龄参与。

    编辑推荐